2020年資質配備會改革嗎?會是怎么樣的變化?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資質改革大致如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工程勘察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將4類專業資質及勞務資質整合為巖土工程、工程測量、勘探測試等3類專業資質。綜合資質不分等級,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
2.工程設計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將21類行業資質整合為14類行業資質;將151類專業資質、8類專項資質、3類事務所資質整合為70類專業和事務所資質。綜合資質、事務所資質不分等級;行業資質、專業資質等級原則上壓減為甲、乙兩級(部分資質只設甲級)。
3.施工資質。將10類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調整為施工綜合資質,可承擔各行業、各等級施工總承包業務;保留12類施工總承包資質,將民航工程的專業承包資質整合為施工總承包資質;將36類專業承包資質整合為18類;將施工勞務企業資質改為專業作業資質,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綜合資質和專業作業資質不分等級;施工總承包資質、專業承包資質等級原則上壓減為甲、乙兩級(部分專業承包資質不分等級),其中,施工總承包甲級資質在本行業內承攬業務規模不受限制。
4.工程監理資質。保留綜合資質;取消專業資質中的水利水電工程、公路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農林工程資質,保留其余10類專業資質;取消事務所資質。綜合資質不分等級,專業資質等級壓減為甲、乙兩級。
建筑企業資質新調整有何重大意義
資質是建筑市場的“入場券”,沒有業績就沒有資質,沒有資質更沒法做業績!
改革后,現有的593項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將壓減至245項,其中勘察資質由26項壓減為7項,設計資質由395項壓減為156項,施工資質由138項壓減為61項,監理資質由34項壓減為21項,壓減幅度為59%。
改革后,10類施工特級資質,包括房建、公路、鐵路、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電力、礦山、冶煉、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個類別,整合為綜合資質,可以承擔各行業各等級施工總承包業務,大大拓寬了企業承攬業務范圍,橫向全部打通,只要企業有信譽,有能力,就可以跨行業承擔任務。
同時,資質延續受理工作暫停
《關于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延續有關事項的通知》,將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將延期至2021年12月31日,自2020年7月起,住建部不再受理資質證書有效期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屆滿的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建筑業企業、工程監理企業資質延續申請事項。
這個信號的釋放,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地產行業并購業務持續幾年增長,之后,許多中小型地產公司消失了,行業巨頭、地產五百強企業幾乎壟斷了各大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隨著資質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建筑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難,據有關數據顯示,民營建筑企業數量占中國建筑企業的80%以上,其中只有大約1/3擁有資質
中小建筑企業路在何方?又該何去何從?
資質改革將迎來建筑市場新格局
1、將大力推進總承包
住建部《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在“十三五”期間,建筑業產業結構將進行重大調整!促進大型企業做優做強,形成一批以開發建設一體化、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工程總承包為業務主體、技術管理領先的龍頭企業。
2、大建筑業逐漸形成
綜合資質的出現,為建筑業橫向打通房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通信、航空和鐵路等各建設領域,最終形成“大建筑業”提供了機會。
對于依賴收取管理費用謀取暴利的企業是一記重拳。這給建筑業發展格局帶來了新變化。
3、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目前擁有三級資質的企業發展空間變大,將有機會與二級資質企業同臺競爭;擁有二級資質的企業不滿足于現狀,會通過提升技術實力、改革創新,向更高等級邁進。因此資質改革將倒逼中小企業加快轉型發展步伐。
4、對外承包工程將實現增長
“十三五”期間規劃綱要的目標要求是:?全國建筑企業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年均增長 6% 。
因此,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充分把握 “一帶一路” 戰略契機發揮我國建筑業企業在高速鐵路、公路、電力、港口、機場、油氣長輸管道、 高層建筑等工程建設方面的比較優勢,加快建筑業和相關產業 “走出去”步伐,鼓勵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合作,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合作,共同有序開拓國際市場。
中小企業應如何應對?
1、中小企業要抱團取暖,緊密合作,技術創新和業態創新,專業細分化。資質改革后,中小企業想要單獨總承包工程越來越難,所以明確方向和分工,將所在領域做專做精才能有自身的競爭力。
2、中小企業應利用“互聯網+” 模式整合資源聯通供需,降低成本。
3、不斷提升企業的資質規模和市場競爭力。企業在確保完成好施工任務的同時,要將項目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做大企業規模。
4、國企民企混改
部分在發展上難以突破瓶頸的企業,會在未來的三年到五年,全面開啟混改之路。通過混改從而實現強強聯合、 優勢互補、補齊短板、資源共享、抱團取暖、激發活力等轉型升級的目標。
5、企業分立實現資質分立
特級資質企業分立資質企業應考慮“企業資信能力”、“企業主要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要求”“科技進步水平”三方面是否達標,同時特級資質企業在分立時還應著重考慮當前企業工程項目承攬與經營問題.
從資質變革看未來5年建筑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2020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
“大力發展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效益和品質,有效拉動內需,培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1、發展目標:
到2025年,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龍頭企業,引領并帶動廣大中小企業向智能建造轉型升級,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到2035年,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顯著進展,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產業整體優勢明顯增強,“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建筑工業化全面實現,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
2、加快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
形成以工程總承包企業為核心、相關領先企業深度參與的開放型產業體系。
各地要將現有各類產業支持政策進一步向智能建造領域傾斜,加大對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基礎軟硬件開發、智能系統和設備研制、項目應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
3、加快建筑工業化升級。
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立以標準部品為基礎的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生產體系。
在建造全過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集成與創新應用。
提升各類施工機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
加快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推廣應用鋼結構構件智能制造生產線和預制混凝土構件智能生產線。
4、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部品部件生產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化裝備和建筑機器人,實現少人甚至無人工廠。
以鋼筋 *** 安裝、模具安拆、混凝土澆筑、鋼構件下料焊接、隔墻板和集成廚衛加工等工廠生產關鍵工藝環節為重點,推進工藝流程數字化和建筑機器人應用。
推動在材料配送、鋼筋加工、噴涂、鋪貼地磚、安裝隔墻板、高空焊接等現場施工環節,加強建筑機器人和智能控制造樓機等一體化施工設備的應用。
在裝配式建筑工廠打造“機器代人”應用場景,推動建立智能建造基地。
其實不僅是建筑行業,現在各行各業都在走數字化、智能化這條路,這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也是主流,而建筑業身為國內支柱性產業之一,也會往這一個方向去發展,但是這也只是其中之一,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這幾個關鍵詞:支柱產業、轉型升級、拉動內需、裝配式、智能化裝備、機器代人、智能控制造樓機、全產業鏈、工程總承包企業、CIM,這10個關鍵詞,很清晰地表明了至少未來5年內國內建筑行業的大方向,都會向這幾方面無限靠近以及實踐。
此次建筑行業的資質改革,無論對于建筑行業的大、中、小企業,還是相關的建筑行業管理部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又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建筑企業應該提前做好應對工作,以此次資質改革為契機,力爭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
測繪資質和測繪資格管理有哪些異同?
先看看測繪資質的標準對比的話就可以出來了
一、專業范圍及專業子項
1.大地測量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位置數據服務是指通過若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數據中心及數據通信 *** 等組成的系統提供位置數據服務的活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包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GPS、GLONASS、GALILEO等。
2.測繪航空攝影
一般航攝包含膠片航空攝影、數碼航空攝影、機載激光掃描、機載SAR成像。
3.攝影測量與遙感
從事高分辨率衛星影像處理與提供的單位,應當取得攝影測量與遙感內業專業子項的測繪資質。
4.地理信息系統工程
地面移動測量是指利用集成在地面移動載具上的多種傳感器,在移動狀態下采集各種實景地理空間信息及數據后處理的活動。
5.工程測量
(1)規劃測量包含城鄉規劃定線測量、城鄉用地測量、規劃檢測測量、日照測量。
(2)變形形變與精密測量包含精密工程測量、變形(沉降)觀測、形變測量。
(3)線路與橋隧測量包含線路工程測量、橋梁測量、隧道測量。
6.海洋測繪
(1)在內陸江河湖泊等水域從事海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取得海洋測繪專業范圍的相應專業子項。
(2)海洋工程測量包含底質測量、浮泥測量、淺地層剖面測量、水下管線測量、港口與航道工程測量。
7.互聯網地圖服務
(1)互聯網地圖服務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定位、地理信息上傳標注、地圖數據庫開發三項內容。通過無線互聯 *** 調用的地圖也屬于互聯網地圖服務范疇。
(2)地理位置定位是指將空間坐標與互聯網地圖相應位置進行匹配,并進行地圖可視化表達的服務。
(3)地理信息上傳標注是指允許用戶在互聯網地圖上填寫其感興趣的信息并與他人分享的服務模式。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稱、地址、分類、屬性、影像、評論等。
(4)地圖數據庫開發是指互聯網地圖服務單位開發互聯網地圖數據庫和有關服務功能,供使用者調用、開發。從功能上包括但不限于地圖顯示、地圖標繪、地圖搜索、公交換乘、行車路線、地理編碼、逆地理編碼等地圖服務,從形式上包括但不限于API、Web Service、SDK等各種類型的地圖接口調用服務。
二、儀器設備
1.大地測量
(1)天文測量設備:標稱精度優于0.52的天文經緯儀或者全站儀。
(2)基線測量設備:用于基線測量的基線尺,其標稱精度應當優于1/100萬,24m長度基線尺不少于6根。
2.測繪航空攝影
(1)航攝儀及其他傳感器:包括框幅式數字航攝儀(像幅不小于7000×11000),推掃式數字航攝儀、機載激光掃描儀、機載SAR。
(2)IMU/DGPS系統:IMU是指慣性測量裝置,DGPS是指差分GPS設備。
(3)無人飛行器系統:每套含飛行平臺2架、飛控系統2套、測控地面站1套、相機2臺(像幅不小于5600×3700)。
(4)多鏡頭多角度傾斜攝影測量系統:具備IMU/DGPS系統,具備5個以上鏡頭且每個鏡頭像幅不小于5600×3700。
3.地理信息系統工程
地面移動測量系統:是指將多種傳感器集成在車載平臺上,沿道路快速精確采集多元地理信息數據,并在內業環境中生產成圖的快速多源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GNSS是指接收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信號以確定地面空間位置的儀器,INS是指慣性導航系統,LiDAR是指激光雷達,影像獲取設備是指立體相機、全景相機等用于地面移動測量的影像采集設備。
三、軟件
1.測繪航空攝影
多角度傾斜攝影真三維處理系統:能夠處理傾斜航攝獲取的多源數據,快速自動生成真三維數據的系統。
2.攝影測量與遙感
(1)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從影像獲取到過程數據處理、成果輸出,均采用數字化形式進行的攝影測量系統。
(2)遙感圖像處理系統:能夠對遙感圖像信息進行數字化、復原、幾何校正、增強、統計分析、信息提出、分類、識別等圖像加工的系統。
3.地理信息系統工程
(1)地理信息處理軟件:用于處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軟件。
(2)地理信息系統平臺軟件:用于地理信息系統及數據庫建設的基礎軟件,具備地理信息的獲取、存儲、編輯、處理、分析和顯示等功能,并可支持軟件定制開發。
4.互聯網地圖服務
獨立地圖引擎:部署于服務器上,能夠向用戶提供地圖顯示、空間搜索、上傳標注、接口調用等服務的軟件系統。
測繪資格管理
《測繪資格審查認證管理規定》為部門規章,是國家測繪局為加強測繪管理,做好測繪資格審查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制定的規定,共有32條,自二○○○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所以兩者是不同的
測繪專業的就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遼寧測繪發展現狀及趨勢展望 遼寧測繪的歷史比較悠久測繪資質改革的影響和意義,測繪單位較多測繪資質改革的影響和意義,測繪教育科技較為發達測繪資質改革的影響和意義,測繪管理比較健全。長期以來,測繪行業為測繪資質改革的影響和意義我省的科學研究、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測繪保障。 一、遼寧測繪行業現狀情況 1、概況 作為測繪大省,遼寧測繪隊伍眾多,目前測繪隊伍總數約為560個。按照測繪資質分級,甲級測繪單位24余個,乙級130余個,丙、丁級400多個。分別隸屬于測繪、規劃建設、國土資源、房產、地勘、水利、冶金、交通、煤炭、石油、海洋、林業、鐵路、地震、建材等系統。目前,全省測繪行業從業人數約有3萬余人。測繪完成產值約5億元。 2、測繪隊伍業務開展情況 目前,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計劃經濟時期的隊伍設立和工作模式還在一定程度上繼續運行。半數左右的丙、丁級測繪單位中,測繪專業基本上為本單位主體業務配套。市場項目已經成為甲級和部分乙級測繪單位的主體業務。其中一部分是單純測繪項目測繪資質改革的影響和意義;一部分是工程項目的配套業務。基礎測繪成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資料,按照國家規定分為國家、省、市三級,分別由中央、省和市級財政進行投入。近年來,我省財政比較緊張,省本級基礎測繪投入經費有限,僅部分區域的基礎測繪成果的現實性較好,就全省國土范圍而言,基礎測繪資料已相當陳舊,部分圖紙已經面目全非。沈陽、大連、盤錦三市基礎測繪投入較大,成果情況良好,多數市基礎測繪經費投入有待加強。從行業上講,公路交通、水利、鐵路、電力、石油、通訊等行業在測繪方面投入力度比較大。 3、教育科研 我省設有測繪專業的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數量較多,為我省及全國培養了大量的測繪專業技術人才。設置本科測繪專業的高等學校有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東北大學、沈陽建筑工程大學、鞍山科技大學等。其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專業歷史較為悠久,教學科研力量較為雄厚。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和農業大學高職院依托傳統行業優勢,學校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測繪專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同時,省測繪局和多所高校合作,舉辦了多層次、多專業的成人教育進修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大測繪單位有針對性的職工技術培訓得到加強。我省恢復測繪科技進步獎評選以后,幾十項測繪成果獲獎,且成果科技含量提高較快。為我省測繪單位的發展和進入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4、測繪行業管理 我省測繪管理 *** 比較健全,省測繪局是全省測繪行業的主管部門,地級市均設有測繪管理機構,部分縣也依法建立了測繪管理機構并履行管理職責。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以后,各級測繪管理機構在本行政區域內進行管理的職責得到了明確。 二、遼寧測繪行業的發展趨勢 1、測繪生產主體發展較快 從事測繪工作的單位數量在增加,1990年前后我省測繪單位約280個,2000年約400個,目前已經達到近560個。同時,部分測繪隊伍特別是以測繪業務為主的單位測繪職工人數增加很快,1990年時大約只有10家單位測繪職工人數過50人,現在則達到20家左右。目前,專門從事測繪工作職工人數超過100人有15個單位左右,其中,200人左右的有7個。隨著現代測繪技術和先進的測繪儀器的發展,測繪生產率也大大提高。 人員素質有較大提高,基本可以適應現代測繪生產的需要。目前,隨著測繪隊伍人員的自然更替和企事業單位的改革,僅熟悉傳統測繪的技術工人的比例將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懂現代測繪技術、掌握熟練操作技能的高等學校的大學畢業生。 2、測繪隊伍的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 首先,中央和地方財政的投入導向對測繪隊伍影響很大。傳統為資源普查和大型工礦建設服務的隊伍前些年由于政策性原因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萎縮,但近年來隨著國家新一輪資源普查投入的加大,我省六大地勘行業的測繪隊伍恢復發展很快。國家重點支持行業的隊伍發展較快,如交通、石油、水利和海洋行業。伴隨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而組建的隊伍異軍突起,如為國土和房產行業服務的隊伍發展很快,市、縣兩級國土和房產管理部門基本都組建了測繪隊伍。傳統模式下的國有事業和企業測繪隊伍正在改革和轉制,如大連市,民營測繪企業的發展方興未艾,有些已經具備較大規模和較強的實力,已成為我省測繪行業的重要力量,目前遼寧經緯和大連九成兩個民營測繪單位獲得國家測繪局甲級測繪資質,還有一批乙級測繪資質單位。 3、測繪市場發育趨向成熟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測繪市場發育趨向
為什么剛發測繪資質有效期2020年12月31日止?
這是因為之前的資質改革還未完成,目前還處在過渡期,且過渡期順延了,所以所有資質有效期都是一樣的,體現了“放管服”的理念,為企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并不會影響資質使用,注意關注自然資源部相關公告即可。
按照“到2020年,全面推行注冊測繪師制度實施。”的總體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統籌推進注冊測繪師執業管理、資質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等方面制度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為更好地推進注冊測繪師制度實施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完善注冊測繪師考試、注冊、繼續教育等方面制度規定,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精簡注冊測繪師考試、培訓、注冊、繼續教育等環節的流程,優化服務方式,不斷加強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注冊管理和繼續教育管理工作。積極推進注冊測繪師制度與測繪地理信息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有機銜接,將注冊測繪師的執業行為、職業操守考核情況,作為注冊測繪師信用信息的重要內容,與從業單位的信用體系建設密切掛鉤,并健全失信懲戒制度和執業資格退出機制。
建立與實施注冊測繪師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以及有關單位要加強對注冊測繪師制度建立與實施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落實責任,積極穩妥推進。要統籌協調注冊測繪師制度“建”與“用”,積極推進注冊測繪師制度與業務管理制度有機銜接,更好地發揮注冊測繪師制度的作用。要妥善處理好試點和推進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完善有關制度,建立長效機制。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