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美團申請導航電子地圖資質,因VIE結構協議條款受阻
知情人士透露,京東和美團均已申請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但申請未獲自然資源部審核通過,主要原因是兩家公司VIE結構協議條款不符合規定。境外實體無法獨立申請導航電子地圖資質,在VIE結構下,京東和美團可以使用境內實體申請資質,但其部分協議條款無法滿足《測繪資質管理辦法》要求。(財新)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學習無人機專業未來發展怎么樣?
當前無人機就業前景
一、 航空攝影
航空攝影仍是無人機行業應用最多的領域。國內主流的無人機廠商中,有超過43%的廠商從事專業航拍無人機的生產。目前,航拍無人機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接近80%,據預測,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0億元。
二、農業植保
農業植保無人機已成為現代農業的新寵兒。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生產各類植保無人機170多個品種,保有量5.5萬余架,作業面積超過8.5億畝次。農業植保,約占整個無人機應用領域的20%,植保無人機,與飛防員、農藥構成我國農業飛防體系的三大要素之一。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植保無人機數量將超過10萬架,無人機植保從業人員將達40余萬人。
三、電力巡檢
行業巡檢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電力巡檢是無人機行業巡檢應用的主要領域。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正在著力推進無人機班組建設,完善各類保障支撐體系,預計到2020年底電力巡檢無人機市場規模接近超過30億元。此外,無人機行業巡檢范圍已逐步擴大到基礎設施巡查、環保執法取證、森林防火監控、違章違建核查、高速公路管理、海事執法取證等領域。
四、無人機測繪
無人機測繪逐步取代傳統的航空測繪。目前,全國有超過300家測繪單位擁有航攝資質,使用無人機數量超過2000架。2019年國家自然資源部啟動“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工作,推動國家測繪“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項目。這一項目將引領測繪行業近40萬專業技術人員從傳統測繪領域轉入無人機測繪領域。
五、無人機物流配送
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逐步深入。2019年民航局批準的順豐、京東無人機物流配送應用試點,已累計飛行4萬余架次、1.5萬小時,并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四川、云南等地。2019年10月,民航局向杭州迅蟻公司頒發了《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批準函》和《無人機物流配送經營許可》。這是國內首個完成運行風險評估和驗證工作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項目。無人機物流試點已從農村地區移至市區,標志無人機物流測試有了巨大的成效。
京東的地圖是什么地圖
騰訊地圖和四維圖新。四維圖新2022年10月20日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透露京東測繪資質,京東使用京東測繪資質的是騰訊地圖。騰訊地圖中京東測繪資質的地理信息數據是由四維圖新提供的。所以京東地圖用的騰訊地圖和四維圖新的數據。
美團地圖,追究難成大器
對此,美團回應去年組織機構升級中成立了LBS平臺,含LBS服務、網約車、大交通、無人配送等部門,其中就包括地圖業務,正式承認美團地圖項目的存在。
艾媒咨詢發表的《2019 Q1中國手機地圖行業市場檢測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手機地圖用戶將達到7.55億人,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月活用戶數超過3000萬人,騰訊地圖位列行業第三。
地圖行業頭部效應明顯。
此時,美團點評選擇做地圖意欲何為?只怕不僅僅是為無人配送、 探索 配送新模式做準備,而是想打造一個以美團地圖為根基、延伸出外賣、到店、出行等的業務閉環。
倘若目的地達到,美團地圖會沖擊到現有的地圖行業格局嗎?再度擴大邊界的美團點評有機會彎道超車嗎?如何平衡與當前第三方地圖的合作關系?
其實,美團地圖成功上線,也掀不起風浪。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布《2019年上半年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報告稱2019年外賣業務有望突破六千億元,訂單單均配送時長為29分鐘,美團外賣騎手日均服務用戶29位。
為了解決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美團點評早在2016年成立了無人車配送項目組,之后升級為無人配送部,再升級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
2018年9月,美團無人配送車“小袋”在雄安新區試運營,采用精準定位和地圖數據完成配送任務。
除了無人配送車“小袋”,美團點評還開發了室內配送機器人“福袋”、中型自主運輸車“魔袋”等設備。
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惠文曾表示:“無人分配將帶來技術挑戰,但最困難的挑戰是將技術與商用、用戶體驗有效結合,這就是我們推出無人分發開放平臺的原因。”
這其中一個技術挑戰就是高精地圖。
有互聯網資深觀察人士告訴記者:“無人配送對地圖數據處理要求較高,使用第三方地圖在大數據收集、實時響應、安全保障等方面有所不足,因此這塊業務不能加以他人之手,于是京東在2018年7月成立了京東地圖,而高德地圖本就屬于阿里系,菜鳥 *** 的‘無人物流網’可放心使用。”
美團點評摩拳擦掌,為“地圖夢”做起了準備。
首先,申請導航電子地圖 *** (甲級)資質,但申請暫未獲得通過,《測繪資質管理規定》規定“互聯網地圖服務存放地圖數據的服務器需設在中國境內,且不得與境外服務器共享地圖數據。”
而美團點評的VIE結構協議有與境外實體共享數據的條款,這成為申請的一道攔路虎。
其次,美團點評嘗試收購擁有資質的公司,曲線完成布局、跨過行業門檻,這條路BAT都走過。
2013年,百度收購長地萬方,阿里巴巴入股高德軟件次年完成全資收購,2014年騰訊收購大地通途,并成為四維圖新第二大股東,BAT先后獲得入場券。
美團點評的收購意向目標為新三板昔日“導航明星”凱立德,但最終未洽談成功。
直接、間接兩條路都遇到麻煩。
不過,美團點評并未放慢腳步,挖來張紹文負責組建美團地圖團隊。
張紹文曾任百度主任架構師、百度地圖技術委員會主席等職務,具有豐富的地圖開發、運營、管理經驗。
美團地圖做起來,受益的不僅僅是無人配送,而是整個業務體系。
美團點評的主營業務為外賣、到店、出行等,這些業務都與地圖有所關聯,用戶可在第三方地圖上看到外賣小哥、司機、酒店等的位置。
有內部人士稱,地圖業務位于底層、屬于To B端,用戶不太關注,用美團地圖替換第三方地圖,只要不出現技術故障就不會察覺,切換過程阻力較小。
此外,美團點評騎手對外龐大,也對地圖業務數據采集有所幫助,對此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也表達了認同:“多年以來,美團累積了大量外賣配送路徑的數據,其中包括商場、寫字樓、工業園區的數據。”
因此,地圖是美團點評業務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補上這一環,美團點評即可打造一個完全可控的業務閉環,且各項業務之間可相互導流。
這就是為何知名互聯網都要涉足地圖業務的緣由。
百度有百度地圖、阿里巴巴有高德地圖,騰訊有騰訊地圖,京東有京東地圖,滴滴出行有滴圖,谷歌有谷歌地圖、蘋果有蘋果地圖……
翻看這些互聯網公司的財報,都沒有單獨羅列地圖業務的具體營收狀況、盈虧狀況,有的只有用戶數、月活用戶數等數據。
譬如,百度2019年Q1財報顯示,百度地圖截至2019年3月,用戶數超過2億人同比增加3倍多,參與除夕夜領紅包的用戶達到了千萬量級。
“地圖業務在互聯網公司眼中為重要的流量源頭,優先級高于盈利,美團點評也不會例外,這塊業務燒錢也該做。”一名私募人士稱。
美團地圖對美團生態體系有較大影響,但對整個行業來說,不值一提。
在C端,高德地圖、百度地圖與騰訊地圖位列行業三強,背靠阿里巴巴、百度與騰訊的強大生態體系,早已瓜分掉主要市場份額。
美團地圖沒有劃時代的創新設計或里程碑式的應用場景突破,是無法顛覆現有行業格局的,而高精地圖的先行者、 探索 者、創新者恰好又是高德地圖、百度地圖與騰訊地圖。
依靠成熟模式,美團地圖無法吸引C端用戶嘗鮮,因此美團地圖對行業的影響集中在B端,不過影響也不大。
一是對美團點評現有的第三方地圖的部分替代。
在騰訊LBS官方平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4個重要的合作伙伴:滴滴出行、微信、美團、大眾點評。
美團地圖對騰訊地圖有一定沖擊,但騰訊為美團點評之一大股東,且微信入口為美團點評提供超過11%的訂單(數據來自美團點評招股說明書),因此雙方的合作大概率將繼續下去,互為備份為用戶提供穩定的地圖服務。
二是與競爭對手賽跑。
在無人配送領域,菜鳥 *** 、京東的地圖業務發展的相對更早,處于搶跑狀態,而美團點評處于追趕狀態,不過無人配送還處于 探索 階段,美團點評還是有機會的。
至于出行方面,高德地圖、滴滴出行(2016年成立滴圖)早早拿到地圖入場券,美團點評單單憑借地圖業務是無法后來居上的。
此外,外賣領域,餓了么已逐步追趕上來;酒旅領域,不敵百度力挺的攜程、阿里巴巴扶持的飛豬、騰訊旗下的同程藝龍;新零售領域,落后于阿里巴巴麾下的盒馬生鮮。
美團地圖對美團點評生態體系有所幫助,但并不能改變美團點評被圍攻的局面。
京東物流獲得這項資質“通達系”真正的對手來了
提到國內快遞物流知名企業,人們想到的更多是順豐和“通達系”。而在2019年,京東物流完成了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的華麗轉型,實現單季盈利,并傳出上市的消息,一躍成為行業“黑馬”。一夜之間,快遞物流同行們似乎首次感受到了來自京東物流的壓力。
近日,京東物流申請的新增甲級專業范圍“導航電子地圖 *** ”業務獲批,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成為繼順豐之后我國第二家具備導航電子地圖 *** (甲級)測繪資質的快遞物流企業。隨著此次相關資質的獲批,京東物流將可以開展與自動駕駛、高精地圖采集相關的業務研發以及技術開放業務。
事實上,京東物流早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了無人配送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而要保證無人配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高精度地圖的支持,此次京東物流獲得相關資質,無疑為無人配送技術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此外,無人物流目前已發展成為行業新風口,頭部企業紛紛布局,自動駕駛等相關技術正受到企業熱捧,京東物流相關業務獲批之后已占得先機,如果一切順利,未來或許在順豐之后就不再是“通達系”,而是京東物流了。
京東物流獲大蛋糕
根據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016年下發的《關于加強自動駕駛地圖生產測試與應用管理的通知》,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必須由具有導航電子地圖 *** 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因此該項測繪資質成為含金量很高的甲級測繪資質之一。在京東物流之前,我國已有21家單位獲得相關資質。
雖然在國內已有不少公司獲得這一資質,但在快遞物流行業,僅僅只有順豐和京東物流兩個幸運兒。如此看來,不少人將京東物流與順豐做對比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京東物流拿到這個資質也給“通達系”敲響了警鐘。
在無人配送領域的布局上,京東物流并不是之一個吃螃蟹的,但后來居上的趨勢逐漸顯現。在2019京東全球 科技 探索 者大會上,京東物流發布了配送機器人4.0,并可改造成多功能無人駕駛車輛,走在行業前列。
在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加持下,京東物流不僅無人配送業務能夠加速發展,還得到了搶占一塊市場大蛋糕的機會。根據高盛對高精地圖全球市場的判斷,預計未來十年,高精度地圖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到2020年高精度地圖市場為21億美元,2030年該市場將達到200億美元。
這對于在2019年剛剛實現盈虧平衡的京東物流而言,的確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遇。值得注意的是,高精地圖并非僅限用于自動駕駛。獲得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之后,京東物流不僅可以提升自身在無人駕駛方面的技術水平,還能將高精地圖運用到智能零售等多個方面。
京東物流可以借此實現技術輸出,將高精地圖的產品、技術、數據等向合作伙伴開放,甚至是快遞物流同行們也能夠成為京東物流的技術輸出對象,這也能夠契合整個京東集團向技術公司轉型的愿景。
“通達系”真正的對手
近年來,京東集團在技術上進行了大規模投入,或許正是技術上的深厚積累讓京東物流在2019年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在“通達系”激烈爭奪市場份額、價格戰硝煙四起時,京東物流默默在技術領域深耕,并從夾縫中殺出成為一匹“黑馬”。
從2017年開始獨立運營到2019年底,經過2年多時間的開放,京東物流實現了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的轉型,對外開放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國快遞行業增速逐漸放緩之時,京東物流服務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長,2019年“618”和“雙11”期間,京東物流非京東平臺物流服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20%和150%。
截至2019年底,京東物流外部訂單收入占比超過40%,超預期完成了收入、利潤的目標。隨著無人物流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京東物流在對外開放方面或許能夠找到另外一個發力點,在與“通達系”等競爭對手的對抗方面又多了一分勝算。
目前主流快遞物流企業紛紛加碼智慧物流技術,京東物流更是將技術作為底層驅動力納入核心發展戰略。而這其中,自動駕駛和高精地圖相關的技術可謂核心部分。在這些前沿技術支撐下,京東物流25座亞洲一號組成了亞洲規模更大的智能倉群,而首個5G物流園區和亞洲更大一體化智能物流中心東莞亞洲一號投用成為行業亮點。
雖然“通達系”等同行們也正在加大轉運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通達系”或許正在從行業領跑者變為追趕者,至少在時效性方面,“通達系”已經有些跟不上京東物流的步伐。
從京東物流2019的戰績來看,24小時達服務覆蓋全國88%的鄉鎮,核心城市“211”訂單占比達90%,雙11期間92%的自營訂單實現24小時達,這一時效表現已經大幅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取得這些突破的背后,是京東物流在包括無人物流在內的智慧物流技術方面的長期布局。
當然,京東物流獲得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快遞“一哥”順豐先于京東物流獲得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自然不會坐等京東物流在這一領域崛起,勢必會有相關動作來保住先發優勢,如此一來,京東物流將在順豐的壓力下前行。
此外,順豐在無人配送領域同樣早有布局,在京東物流推出配送機器人4.0的前一個月,順豐就已公開展示了樓宇配送機器人。順豐這款機器人采用自動駕駛技術,可實現自主避障已經厘米級實時定位,這就意味著順豐的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等技術已經運用自如,成為京東物流強勁的對手。
除了順豐,“通達系”幾家公司同樣不可小覷,京東物流背后有京東集團,而“通達系”背靠著阿里這棵大樹。阿里旗下的菜鳥 *** 在無人配送方面的布局足以和京東物流相抗衡,一旦“通達系”和菜鳥在無人物流領域深度合作,壓力恐怕又回到了京東物流身上。
順豐和“通達系”兩股力量都是京東物流必須意識到的威脅,順豐“一哥”的地位相對比較牢固,京東物流剛剛實現盈利不宜將其作為之一目標,而“通達系”正好可以拿來“練手”。趁對手們還在內斗,京東物流在得到含金量很高的資質加持下跑的越快越好。
來源: 電商報
關注同花順 財經 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 財經 資訊
京東地圖的收上面有黑色框是什么意思
京東地圖具備從數據采集、處理、發布以及應用的全流程生產體系,在生產過程中可實現高度自動化,并且導航精確度可達厘米級。這背后主要得益于京東自主研發的多載體三維激光移動測量系統以及在AI、大數據方面的技術,通過在不同的道路、園區、樓盤、倉庫等多種形態的場景進行數據采集工作,以實現場景要素的高效識別;同時再借助強大的模型算法,將采集而來的數據進行融合、拼接以及過濾,讓地圖數據具備時間、空間、屬性等多維度信息,支持數據生產、建圖及地物的自動識別。簡而言之,機器人或是無人駕駛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無論是多么細微的路況變化或是遇到多小的坑洼等,京東地圖都可以實時反饋并標注出來。而在業內相關人士看來,此次京東高精地圖的上線,具有雙重戰略意義。
一方面,這是國內首款真正實現“厘米級”導航精確度的高精地圖。在如今高速發展的無人駕駛領域中,高精地圖和傳感器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自動駕駛落地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其中傳感器負責監控駕駛環境周圍的實施狀況,高精地圖則是負責掌握地物狀況,進行輔助駕駛決策的關鍵一環。如今京東高精地圖的推出,無疑解決了當下無人駕駛領域的難點之一,這將加快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速度。另一方面,此前國際知名投行高盛曾發布過一份關于“高精地圖市場規模”的報告,據數據統計,到2020年全球高精地圖市場規模為21億美元,2025年該市場將達到94億美元如今京東高精地圖的問世,無疑讓京東在這個領域中扮演了一位“先行者”的角色,這將有助于京東找到新的增長突破口。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京東在高精地圖的探索上還遠未停止。目前京東已經正式向國家測繪管理部門提交了甲級導航電子地圖 *** 資質申請,并逐步將高精地圖的產品、技術、數據等賦能給更多的合作伙伴,以進一步推動無人駕駛的落地;此外,據京東X事業部京東地圖負責人蔡金華表示,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將在實現“厘米級”導航精確度的基礎上,實現按天、按小時甚至分鐘級的地圖更新,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場景提供既有豐富度又有差異化的智能地圖產品高德地圖起步比較早,屬于老牌地圖,且有十幾年的測繪經驗,其與寶馬、奔馳等高端車輛的導航合作商,也是蘋果中國的唯一地圖合作商等優勢。大家平時坐車或手機導航基本就是高德地圖了,其在導航方面更專業,地圖更新比較快,開車的你應該深有體會高德的電子眼的精準判定,所有,此款地圖是目前被老司機們公認的首選地圖。
高德地圖
百度地圖近幾年比較火,可能得益于百度瀏覽器,其城市信息更豐富更詳細,使用的是四維地圖數據。可以查找街道、商場、樓盤的位置,還可以查找離自己最近的餐館、學校、銀行、公園等等;可看到真實全景,標注自己的位置,大數據更有優勢。
百度地圖
百度地圖功能
騰訊地圖可支持完全離線使用的導航,其城市覆蓋400多個,能實現基本的地圖瀏覽、興趣點搜索、導航、公交路線等更多功能,融合在多款社交軟件中如 *** 微信,互動、調用更方便點;另外,可以看一些景點、城市夜景、街景。
騰訊地圖
谷歌地圖是一款國外地圖軟件,沒有離線地圖,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因業務受限,在中國的應用不廣范,好多內容也受到了限制,且路線地名基本沒更新了。能提供三種圖像模式:a.矢量地圖,可查看政區、交通和商業服務信息;b.地形視圖,可顯示地形和等高線;c.不同分辨率的衛星圖片。論清晰度和全面性還是谷歌地圖。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