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車載導航一哥凱立德為何現在很少人使用?
曾幾何時,互聯網兩大搜索引擎巨頭谷歌和百度在PC端的地圖業務進行多番對弈,在各自的領域里都有其忠實的用戶,直到谷歌宣布退出大陸市場,地圖市場在PC端形成了百度一家獨大的局面。地圖的內容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也從最初的二維平面到立體三維,再到實景查看,甚至是衛星定位,再加上各類生活信息,依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在地圖另一個細分市場——車載導航,也有兩大巨頭在默默地進行市場爭奪,那便是凱立德和高德,而最早起家的凱立德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無疑是這一領域的龍頭。凱立德是由被人們成為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屆人工智能專家系統之一人的張文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創辦,張博士的創業經歷及輝煌 歷史 相信很多人早已有所耳聞。
凱立德從創辦之初就帶著無數榮光,從1997年創立開始,到2000年開發了導航地圖,再到2005年成為國內首家具有甲級測繪資質的名營企業,直到2014年掛牌新三板,曾連續八年時間占據國內車載導航市場之一的位置,遠遠超過了第二名的四維圖新和第三名的高德,成為 汽車 導航市場之一品牌。
科技 的發展總是在不斷創新與淘汰的循環里向前發展,一直傲視群雄的凱立德繼續耕耘其優秀的前裝導航市場以及后來的后裝導航領域,業績也持續攀升;然而變化卻已悄然發生,位于市場第二三名的四維圖新和高德地圖相繼被騰訊和阿里等互聯網大鱷收購,并先后實現上市獲得充足的資本進行發展;此時的凱立德卻開始深陷業務轉型以及研發投入帶來的困境,后起之秀百度地圖更是發展迅猛,一路高歌搶占凱立德和高德的市場。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再讓凱立德措手不及,當百度、高德等公司紛紛發力移動端的導航市場之際,凱立德仍然在車載前裝市場發力,而真正的打擊則來源于前兩者的免費措施。2013年8月,高德宣布旗下高德導航手機端應用 *** ;百度也在隨后宣布百度地圖手機導航APP永久免費,手機導航APP進入免費時代;此時的凱立德依然維持在高額售價及售后維護收費姿態,直到三年后的2016年才放開 *** ,而此時的車載導航市場早已被 *** 的高德和百度占據。
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不斷發展和普及的市場下,車載導航市場早已不是凱立德一家獨大的局面,高德、百度、騰訊、谷歌等地圖巨頭早已搶占了導航市場的車載端及移動端市場。究其原因,凱立德逐漸失去一哥地位有很多原因:之一是在籌劃上市方面多次錯失市場良機,不像四維圖新和高德那樣背靠騰訊和阿里后直接上市;第二是業務轉型太慢,當免費導航成為用戶首選時,凱立德還繼續維持高額收費,用戶終將用口袋做選擇;第三是決策時效太慢,地圖更新時間太慢,精度不夠準確,措施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期,而高德、百度早已做到實時更新地圖,并且還在不斷優化移動端的用戶體驗。
如今的商業市場瞬息萬變,稍微不慎或調整不及時,就有可能錯失良機,甚至丟掉市場;正所謂大浪淘沙,企業的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存在,而失敗的原因卻永遠只有一個,在競爭中不發展就會被淘汰。
股票軍工板塊有哪些
相關概念:航天軍工、軍工改制
航天軍工概念一共有97家上市公司,其中40家航天軍工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57家航天軍工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軍工改制概念一共有98家上市公司,其中37家軍工改制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61家軍工改制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軍工板塊。其中所包含股票主要如下:
航天科技9只:樂凱新材,航天電子,航天機電,中國衛星,航天動力,bai樂凱膠片,航天工程,康拓紅外,四維圖新。
航天科工7只:航天信息,航天科技,航天通信,航天長峰,航天電器,閩福發A,航天晨光。
中航工業22只,中航飛機,天虹商場,中直股份,中航重機,南通科技,成飛集團,中航電測,中航電子,中航光電,中航資本,洪都航空,中航動控,寶勝股份,飛亞達A,深天馬A,中航地產,成發科技,中航三鑫,中航機電,中航黑豹,中航動力,貴航股份。
兵器集團11只:江南紅箭,北方創業,ST華錦,北方國際,北方導航,北方股份,晉西車軸,光電股份,北化股份,凌云股份,長春一東。
兵裝集團9只:長安汽車,江鈴汽車,中原特鋼,保變電氣,西儀股份,中國嘉陵,東安動力,湖南天雁,利達光電。
船舶和重工5只:風帆股份,鋼構工程,中國船舶,中船防務,中國重工。
電科集團8只:衛士通,太極股份,海康威視,四創電子,ST光學,杰賽科技,華東電腦,國睿科技。
地方軍工或軍民融合共14只:高德紅外,大立科技,耐威科技,振芯科技,海格通信,北斗通信,金信諾,威海廣泰,華力創通,奧普廣通,四川九州,烽火電子,全信股份,天和防務。
可見,軍工板塊總共85只股票,其中航天系別16只,航空寫別22中,海軍系別5只,海空占比一半,其他屬于陸軍和心喜歡建設及軍民融合板塊,這于《軍事白皮書》測繪資質龍頭企業的戰略重點和中國的戰略思路不謀而合,其實仔細想想,中國就需要強大的海防和空防,陸軍方面,有 *** 呢,不是嗎測繪資質龍頭企業?
軍工板塊股份中,基本可分為三類股票,這在其他的軍工類研究中也有所提及,即“純正軍工股”、“民營軍工股”和“概念軍工股”,劃分的依據是綜合考慮“軍品業務占比”和“控股股東背景”兩個因素,下面一一舉例說明。
“純正軍工股”主營軍品業務,涉及的業務主要集中軍用艦船、戰機、航電和航控系統、軍事衛星、軍用光電和導航系統、導彈及雷達和陸戰機動平臺等領域,上市公司涵蓋了海陸空天打擊和防御方面的戰略和戰術兩個層面的軍品資產。主要分布為:
中國重工--軍用艦船
產業布局:中國重工為中國海軍提供了80%的主戰艦艇,并且是超大型水面艦艇的壟斷生產商。
航空動力--中航發動機資產平臺
產業布局:公司定位于中航工業旗下航空發動機資產整合平臺。在未來5-10年中,國內直升機、新型號作戰飛機、軍用運輸機、民航大飛機將會產生大量發動機需求,中航工業規劃至2020年實現1萬億元的銷售收入規模,航空發動機板塊的收入規模將達到1500-2000億元。
中航電子--中航航電龍頭
產業布局:中航電子是我國航空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依托中航工業集團的技術和資源優勢,處于行業壟斷地位。國產新機型的增加和航電產品的更新換代將成為公司航電業務的主要增長點,未來低空空域開放以及國產大飛機的投產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空間。
中航飛機-- 軍機民機軍民融合
產業布局:公司致力于打造軍民融合型的民用飛機、軍用飛機兩大產業體系,目前公司轟-6、殲轟-7、運-8等產品是我軍主力核心機型,訂單飽滿,以運-8為平臺改裝的預警機(空警-200)、反潛機(高新6)等改進機型品種多樣,潛力豐富。
中國衛星-- 衛星制造龍頭企業
產業布局:中國衛星致力于1000公斤以下小衛星及微小衛星的研制與生產,主要產品包括CAST100、CAST968(CAST1000)以及CAST2000為代表的三類小衛星柔性平臺,可滿足多領域的應用需要。
成飛集團-- 航空防務平臺
產業布局:公司業務轉型以后,由原來的汽車零部件業務向防務飛機總裝業務轉變,正處于裝備升級換代的周期里,公司未來3-4年將受益于空軍裝備的提升。
代電子公司存在資產注入的動機。尚未注入上市公司的企業資產還有7107廠、7171廠、230廠和航天時代光電,研究所資產包括13所、771所等。其他還包括哈飛股份、中航動控、航天電子、洪都航空、振芯科技等。
“民營軍工股”即引入民營資本參與軍備建設、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是國內軍工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也是今年的《軍事白皮書》中所提及的重點。有時候“民營軍工股”被市場用“民參軍”這個詞匯來代替,這個分支是未來軍工股的大亮點,也是軍工成長股的沃土。
高德紅外-- 紅外夜視設備
產業布局:公司在軍用紅外成像設備及關鍵器件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力,現為國內唯一一家取得武器系統總體資質的民營企業。公司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產業化項目將在軍工領域全面形成進口替代。
海格通信-- 軍事通信北斗導航
產業布局:海格通信是老牌軍工信息設備商,業務主要圍繞軍用通信技術展開。無線通信業務是公司的傳統業務,優勢明顯,公司短波電臺技術基本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更高,在30%-40%之間。北斗導航業務2014年進入高速發展期。公司北斗導航已構建“天線-芯片-模塊-終端-系統-運營”完整北斗產業鏈,產品以軍用為主。公司中長期將受益于未來“武器系統化、國防信息化”的建設。
中海達-- 測繪龍頭
產業布局:是國內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領域之一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家上市企業。公司設有業內唯一的企業博士后工作站,與中科院水聲研究所、武漢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等研發機構。公司的雙頻GPS接收測量技術、高精度GIS數據采集處理技術、超聲波測深測量技術等被評定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概念軍工股”則指的是控股股東屬于十大軍工集團之一,但是主營業務并不是軍品,這是歷史和現實條件的產物。比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中航三鑫、飛亞達等,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中國嘉陵、西儀股份等,這些公司沒有核心盈利的軍品業務,民用業務競爭力很弱,長期掙扎在虧損的邊緣,通常為了保殼,在ST后,集團公司通過資產注入手段,將部分軍品資產打包注入上市公司,從而使得公司“烏雞變鳳凰”,這也是資本市場將軍工股定性為“題材炒作”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在這三類股票里面,從穩定角度,看好純正軍工股的長期價值,從成長角度看好民營類,如高德紅外和海格通信,在未來的信息化及各種無人機市場上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也符合軍民融合這一大趨勢的要求。概念股則風險較大,畢竟軍事分那面涉及國防安全和國家地位,不是個別產品擦個邊就行的。
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的企業概況
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始建于1958年,隸屬于貴州省水利廳,系持有國家相關部委頒發的多項甲級資質的綜合性咨詢、勘察設計單位。主要資質包括綜合類勘察、工程測繪、水利水電工程咨詢及設計、科研試驗、地質災害評估、水資源論證、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生態建設及環境工程咨詢、市政公用工程咨詢、巖土工程咨詢等甲級資質;環境影響評價、建筑工程設計等乙級資質;以及總承包甲級資質和貴州省之一批工程項目管理企業;1996年經國家外經部批準開展國際技術經濟合作業務,具有對外承包經營資格。
我院現有職工6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14人,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15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57人,中級184人,各類注冊執業資格人員147人次;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省管專家3人。經過多年的人才隊伍建設,現已經擁有一批工程經驗豐富的規劃、咨詢、勘察、設計人才。
建院50多年來,我院奉行“團結求實、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先后承擔了國內外大、中、小型水利、水電、工業與民用建筑、交通、市政、農業等行業規劃、咨詢、勘察、設計項目1400余項,承擔的全省水資源綜合規劃、地下水利用與保護規劃、農村飲水安全規劃、山洪災害防治規劃、煙水配套工程規劃、人均半畝口糧田規劃等規劃項目,以及完成的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滋黔一期”、“滋黔二期”等一批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的咨詢、勘測設計,為有效解決貴州民生水利、工程性缺水難題等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在對外交流過程中,我院曾派專家前往奧地利、津巴布韋、荷蘭、博茨瓦納、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在水利水電方面進行交流并提供技術咨詢服務。1997年以來,我院依托自身優勢,積極開拓以設計為龍頭的總承包業務,到目前完成總承包和項目管理項目30余項,業務形成了“一業為主、多頭延伸”的經營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我院共獲得各類科技獎項數近200余項,其中科技進步、優秀勘察設計及咨詢等獎項151項,國家級4項,省部級38項。長期工作實踐中,我院在拱壩技術、巖溶地區地下工程、成庫條件勘察評價及防滲處理技術、高水頭電站及高楊程泵站技術、中小流域水電梯級開發、山區水資源開發利用與配置技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筑壩技術方面,從傳統的砌石拱壩發展到外摻氧化鎂筑壩、碾壓混凝土壩等壩型的設計研究上,我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推廣實施的拱壩外摻氧化鎂微膨脹混凝土快速筑壩在三江水庫、 *** 底電站等工程中得到有效利用,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目前是國內掌握此項技術的少數設計院之一,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近年來,我院在基層黨組織以及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很大進步,分別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國家發改委授予“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貴州省委授予“五好基層黨組織”等光榮稱號。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繼續實施,根據貴州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戰略部署,為切實解決貴州工程性缺水問題,貴州水利建設將迎來跨越發展的歷史機遇,我院愿與各界同仁一道,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共創現代水利水電事業美好的明天。
數字經濟行業精選:四維圖新
在交通出行與自動駕駛數據領域,受“滴滴事件”與“特斯拉事件”等影響,對互聯網巨頭的監管日益趨嚴,而高精密地圖作為強監管時代下最重要的 汽車 數據之一,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均需得到有效監管,四維圖新或是受益互聯網反壟斷的龍頭公司之一。
在互聯網反壟斷的背景下,教育、交通出行、金融等涉及國計民生與數據安全的重要行業競爭格局將呈現規范之勢:行業龍頭企業過去所面臨的壟斷互聯網巨頭平臺的流量與資本不對稱競爭壓力顯著改善,尤其是具備國資背景的行業龍頭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重要拐點。在計算機行業中,教育領域的科大訊飛、交通出行與自動駕駛領域的四維圖新或是最受益互聯網反壟斷的兩家上市公司。
在交通出行與自動駕駛數據領域,受“滴滴事件”與“特斯拉事件”等影響,對互聯網巨頭的監管日益趨嚴,而高精密地圖作為強監管時代下最重要的 汽車 數據之一,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均需得到有效監管。
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公司多年積累了技術、股東背景和客戶資源三大核心優勢。
1)技術方面,持續高研發投入,技術研發人員占比接近70%,與工信部等 *** 部門以及產業聯盟攜手制定多項行業技術標準。
2)國資與互聯網企業的跨界股東融合,前兩大股東中國四維(隸屬航天集團)和騰訊,分別持股8.61%和4.59%,國資背景有利于公司獲得資質牌照、參與行業標準制定;騰訊的互聯網基因則為公司提供流量與資本助力。
3)合作伙伴和客戶涵蓋乘用車、商用車、系統商、互聯網、政企、高校等多個領域,已構建起完善的合作伙伴生態。
華為極為重要的戰略產品Petal地圖選擇四維圖新提供全方位數據技術支持而非互聯網巨頭,進一步印證了互聯網反壟斷背景下行業格局的重要變化。
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球開發者及企業伙伴,華為推出了地圖服務平臺Petal Maps Platform,并提供地圖能力(Map Kit)、搜索能力(Site Kit)、定位能力(Location Kit)和規劃能力(Navi Kit),其搜索能力已經能夠支持10億+數據量和70多種語言,以更強的理解能力解讀用戶意圖。
與此同時,在海外市場,華為于2020年開始先后推出了Petal Maps APP1.0和2.0版本,在推出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MAU增長了13倍,服務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累了2億+POI數據、6.5億+門店地址,且能夠實現每周千萬級的數據更新,持續為Petal Maps Platform賦能。
而國內市場上,2021年12月23日的華為冬季旗艦新品發布會,則成為Petal Maps車載地圖的首秀。根據四維圖新公開披露,公司對華為Petal的導航地圖及衍生的應用服務和其地圖開發平臺提供全面的數據和技術支持,公司在相關垂直領域積累了近20年服務B端的核心know-how,始終保持技術領先。
北京四維圖新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四維圖新”)成立于2002 年,公司之一大股東四維總公司,隸屬于國資委直屬的航天 科技 集團,是國家測繪局于1992 年創建的唯一專業從事測繪的國家級公司。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四維圖新業務涵蓋導航業務、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車聯網業務、芯片業務、位置大數據服務業務,是中國之一、全球前五大導航電子地圖廠商。
起步積累階段(2002-2010 年) :聚焦電子導航,市占率行業領先四維圖新成立之初,主要從事導航電子地圖 *** 業務,業務覆蓋車載導航、消費電子導航和電子地圖導航等三個細分領域。在車載導航電子地圖與GPS 手機地圖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市占率位居行業首位。
車載導航領域,據Frost Sullivan 數據,自2003 年起公司連續七年在車載導航地圖市場市占率超60%,占有絕對領先地位。消費電子領域,截至2010 年9 月,公司在GPS 手機預裝導航電子地圖市占率超70%,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多元化擴張階段(2011-2017 年) :外延合資+并購,業務全方位拓展收入結構單一,客戶集中度高,行業競爭加劇。由于公司一直專注于導航電子地圖領域,造成收入結構單一,2009 年導航電子業務收入占比約90%。車載導航業務處于 汽車 前裝市場,客戶集中度高,公司主要收入受限于有限客戶(2011 年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達71.33%),面臨天花板。
同時,電子地圖 *** 資質逐步放開,底層測繪業務的場景變多,行業競爭加劇,百度、高德等互聯網地圖廠商主打免費策略不斷搶占市場,導致公司在導航電子地圖領域的市場份額逐漸下降。其中,受影響更大的是消費電子導航業務,隨著當時之一大客戶諾基亞的倒下,公司消費電子導航領域收入也持續萎縮,從2011 年的3.8 億元,下降至2013 年的0.54 億元。
通過并購與成立合資公司不斷擴寬業務范圍。面對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公司通過收購及成立合資公司模式快速向地圖編譯、車聯網、 汽車 電子芯片、自動駕駛等相關領域拓展。
公司先后收購荷蘭地圖編譯公司Mapscape、中交環宇、中寰衛星、圖吧導航、杰發 科技 等企業,2012 年公司與豐田 汽車 成立合資公司圖迅豐達(公司持股51%)提供車聯網運營服務,2014 年引入騰訊戰投(目前持股4.62%),與HERE 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搭建全球位置服務平臺,并前后在美國硅谷、荷蘭、新加坡、日本東京等地設立全資子公司。
至此,公司業務涵蓋導航地圖業務、車聯網業務、 汽車 電子芯片業務、自動駕駛業務、位置大數據服務業務五大板塊,實現“五位一體”業務布局。
迎風起航階段(2018-至今) :完善五位一體,打造“智能 汽車 大腦”2017 年,公司提出“智能 汽車 大腦”戰略愿景。截至2021 年公司在導航領域市場份額穩定在30%左右,未來將在持續保持導航業務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加速推進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自動駕駛、 汽車 電子芯片、位置大數據、車聯網等新業務的商業化進程,完善“五位一體”業務布局。
受益于新車裝配率的提升和乘用車銷量的快速增長,我國車載導航市場以及車載導航電子地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前瞻研究院數據,2018 年我國車載導航電子地圖市場規模達到42.02 億元,預計2024 年將達77.6 億元。
從前后裝比例來看,車載導航前裝市場份額在不斷提升。博思數據顯示,2009年以來我國車載導航前裝市場出貨量及占比不斷提升,2017 年前裝市場出貨量為453.2 萬部,前裝份額達21.7%。隨著車聯網及自動駕駛行業的快速發展,及車廠對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預計車載前裝導航份額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國內前裝車載導航市場四維圖新市占率38.55%,排名之一。易觀數據顯示,2018 年第2 季度中國前裝車載導航市場出貨量為84.60 萬臺,環比下降4.60%。其中,四維圖新、高德、易圖通分別以38.55%、31.50%和22.97%占據中國前裝車載導航出貨量市場份額前三位。
公司商用車輛業務主要由子公司中寰衛星研發運維。中寰衛星成立于2004 年,由中國衛通、中國四維、北京衛星電信研究所共同投資組建。2009年4 月,公司隨中國衛通重組進入航天 科技 集團。2013 年3 月,經航天集團批準,四維圖新首次對中寰衛星增資,成為控股股東,2017 年12 月再次收購大股東所持37.4%股權。
目前,中寰衛星成為四維圖新控股子公司,是四維圖新旗下商用車智能網聯技術服務高 科技 企業,四維圖新持有47.88%股權。2020 年5 月,中寰衛星與一汽解放、一汽創新基金、羅思韋爾、知行家共同出資設立魚快創領智能 科技 (南京)有限公司,持股35%,五家公司將進一步開展商用車聯網業務,共同開拓商用車后裝市場。
中寰衛星致力于成為全國領先的北斗商用車智能聯網服務運營商。公司產品布局商用車車聯網平臺、智能副駕、智能金融保險、托托新物流、智能網聯大數據產品及智能硬件。
同時,推出寰游天下供應鏈服務平臺,將業務運作流程線上化,實現運輸全過程可視化管理,降低協同成本,提升企業運轉效率和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公司已為8 家主流商用車廠制定商業化智能網聯服務方案,由公司智能網聯技術產品服務運營支持的商用車已超過100萬,國內商用車聯網領域市占率達70%。
2021 年2 月,四維圖新完成40 億定增。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3.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40 億元,發行對象包括外資投資巨頭、國內整車企業、國有資本投資平臺等16 家機構和個人。
扣除發行費用后,計劃投資于智能網聯 汽車 芯片研發項目、自動駕駛地圖更新及應用開發項目、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其中,智能網聯 汽車 芯片研發項目擬投資總額16.40 億元,擬投資自動駕駛地圖更新及應用開發項目10.91 億元,擬投資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項目7.35 億元。
本輪募資將成為四維圖新“智能 汽車 大腦”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隨著最近5G *** 的應用落地, 汽車 智能化推進不斷加深,為了積極應對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四維圖新推出了“智能 汽車 大腦”戰略,通過借助產業伙伴間的投資資金,加大公司技術創新和研發實力,打造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以及車規級芯片等核心業務的高壁壘,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完善公司在自動駕駛產業的戰略布局。
智能網聯 汽車 芯片研發項目。四維圖新將開發面向不同市場的SoC芯片,其中包括智能座艙芯片、車聯網芯片、高階智能座艙芯片和視覺處理芯片等。
自動駕駛地圖更新及應用開發項目。該項目是面向自動駕駛產業領域的自動駕駛地圖更新及應用的開發。本項目建設基于高精度地圖的HDMS,包括自動駕駛信息數據庫、服務平臺、服務體系,最終實現自動駕駛地圖數據的獲取、上傳、分類、清洗、矢量化、差分、更新、發布等功能,并實現地圖數據實時在線處理及服務功能。
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項目。該項目是公司開拓的新產品線,通過此前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積累的技術、數據和行業經驗進行產品化和云化,為車廠及其他行業客戶提供自動駕駛專屬云。可為車廠提供自動駕駛仿真測試服務、自動駕駛測試數據集、自動駕駛服務研發平臺以及自動駕駛專屬云平臺搭建服務。
公司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主要包括提供ADAS 地圖、HD 地圖、合規存儲及托管、自動駕駛云、自動駕駛仿真、高精度定位及融合定位、可面向全場景的全棧式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等。
截止2021 年6 月末,公司ADAS數據主干 *** 道路里程覆蓋全國公共開放可通車道路,具備亞米級精度及小時級更新發布能力,可實現與第三方基礎導航數據在導航及ADAS 功能上的無縫切換和在線離線無縫對接。HD 地圖數據實現重點城市主要開放道路覆蓋,支持全國高速道路及城市快速道路全部32 萬公里數據的周期性更新及發布,滿足L2~L4 自動駕駛、5G/C-V2X、高速公路列隊跟馳、自動駕駛仿真測試等領域的應用需求。
此外,在相關政策以及市場需求推動下,公司在數據合規服務以及全棧式解決方案上進展可喜,有望成長為公司業務新增長極。
公司自2016年單列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業務后,收入持續增長但較為不穩定,2017年增速約90%,2018 年增長約24%,2019 年收入同比幾乎翻倍并突破1 億元,2020 年實現收入1.07 億元。2021 年上半年,由于商業化進程加速,同比實現71.89%增長,業務收入0.59 億元。
四維圖新芯片業務主要由旗下杰發 科技 研發運維,專注于 汽車 電子芯片設計,提供多方位芯片解決方案。目前主要芯片產品包括IVI 車載信息 娛樂 系統芯片、AMP 車載功率電子芯片、MCU 車身控制芯片,TPMS 胎壓監測芯片等。2020H1,芯片業務已逐步從后裝市場過渡到前裝市場,并開始商業化落地。
杰發 科技 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注于 汽車 電子芯片設計的公司。合肥杰發 科技 有限公司(簡稱“杰發 科技 ”)前身為臺資聯發科的 汽車 電子事業部,主攻CAR AP 系統芯片生產銷售。2013 年,杰發 科技 成立,為聯發科全資子公司,同年推出之一代車載導航芯片。2017 年,四維圖新出資38.75 億元高溢價收購杰發 科技 ,同年公司推出 汽車 音頻功放產品。
2018 年,推出車規級MCU 芯片7811,是國內首顆32 位車規MCU 芯片,打破了車規MCU 芯片領域國外完全壟斷的局面,已被多家客戶導入和量產。
2019 年,推出智能座艙SOC805 芯片,獲AEC-Q100 Grade 3 驗證通過;發布國內首顆自主研發的車規級TPMS 全功能胎壓芯片,也已于2019 年11 月量產。2021 年3 月,智能座艙SOC芯片AC8015 實現正式裝車量產。杰發 科技 憑借后裝市場占據優勢,與在前裝市場行業地位領先的四維圖新互補,互相提升對方在前裝、后裝市場的競爭力。預計未來ADAS 芯片等多款新產品也將陸續投入市場,逐步打開我國 汽車 自主芯片行業的發展局面。
產品覆蓋 汽車 芯片四大細分板塊,打造全球頂尖供應鏈體系,累計出貨量超7000 萬套。公司 歷史 十年專注 汽車 電子芯片研發與銷售,產品覆蓋 汽車 半導體領域的微控制器MCU、功率半導體(AMP 車載功率芯片)、傳感器(TPMS胎壓監測芯片)以及車載信息 娛樂 等四大細分領域。
芯片業務逐步過渡到前裝市場,SOC 芯片AC8015 已實現量產。2021 年3 月,杰發 科技 AutoChips 智能座艙SOC 芯片AC8015 實現正式裝車量產,支持Linux、Android、Linux AGL、AliOS 等多種操作系統,內置有線CarPlay、無線CarPlay、HiCar,自有成熟藍牙協議棧,自有AVM 360 環視算法,能夠提供Turn-Key 成熟交付方案。
AC8015 細化為4 個產品系列,支持一芯多屏、導航、 娛樂 、AVM 環視等功能, 涵蓋從Linux DA 到入門級智能座艙等不同產品形態需求。根據佐思汽研,繼AC8015 之后,杰發 科技 AutoChips AC8025和AC8035 已進入研發階段,公司在座艙芯片領域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參考資料:
民生證券-科大訊飛與四維圖新,顯著受益互聯網反壟斷的AI公司-20220213
首創證券-四維圖新-002405-公司深度報告:自動駕駛 汽車 芯片鑄就長期成長曲-20220315
本報告由研究助理協助資料整理,由投資顧問撰寫。投資顧問:黃波(登記編號:A0740620120007)
水利水電八局怎么樣
1、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水電八局”)組建于1952年,是一家集設計、施工、科研、制造、安裝、投融資于一體,具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國有大型綜合施工企業,可承接房屋建筑、公路、鐵路、市政公用、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各類別工程的施工總承包、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業務。
2、水電八局兼有房屋建筑、公路、市政公用、礦山工程4個施工總承包壹級,冶煉、化工石油、機電安裝、電力4個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以及橋梁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鋼結構工程、起重設備安裝工程、公路路基工程5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還擁有工程設計資質(水利行業)甲級、工程設計資質(電力行業、建筑工程)乙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甲級資質,測繪甲級資質,爆破作業單位許可證(營業性)一級,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對外承包工程資格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
3、 水電八局注冊資本金105905萬元,員工10795人。截至2014年底,企業資產總額138.78億元,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78.41億元,位居全國建筑業競爭性百強第36位。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