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國土資源局
伊川縣位于河南省西部,距省會鄭州152公里,北連洛陽市,南接嵩縣境,東與登封縣比鄰,西與宜陽縣搭界,東北與偃師市相交,東南與汝陽縣相接。全縣跨越北緯34°13′~34°33′,東經112°12′~112°46′,東西長50.7公里,南北寬34.5公里,總面積1059.45平方公里(注:由于數據誤差造成,2009年為1058.41平方公里)。伊川縣隸屬洛陽市,轄城關、彭婆、鳴皋、水寨、白沙、江左、高山、呂店8鎮和平等、白元、葛寨、鴉嶺、半坡、酒后6鄉,369個行政村,總人口72萬余人。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黨書卿 黨委書記、局長
張積學 黨委委員、副局長
杜群淵 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趙貴星 黨委委員、副局長
李生秦 黨委委員、副局長(女)
周紅欽 黨委委員、副局長
郭松喜 黨委委員、副局長
侯金木 黨委委員、副局長、紀檢組長
張鎖君 黨委委員、副局長
鐘樹卿 黨委委員、副局長
黨書卿簡介:伊川縣呂店鄉人,1960年3月出生, *** 黨員,漢族,大學本科學歷。1978年12月參加工作,先后任伊川縣高山鄉鄉長、農機局局長、林業局局長、建設局局長;2008年8月至今,任伊川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設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人事教育科、財務科、紀檢監察室、法規監察科、 *** 科、建設用地科、耕地保護科、地政地籍科、土地利用科、規劃科、測繪科、礦產開發科、資源與環境科、檔案科、窗口辦、女工辦、安全監督科、績效考核辦公室、工會辦公室21個科室;設土地監察大隊、礦產稽查大隊、土地儲備中心、地產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冶金管理所6個二級機構;轄城關、鴉嶺、高山、平等、鳴皋、酒后、白沙、半坡、江左、白元、水寨、呂店、葛寨、彭婆14個國土資源所和城關、彭婆、白沙、高山、半坡5個礦管站。截至2010年12月31日,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有干部職工365人(注:2009年為381人,退休16人)。
【土地資源】根據伊川縣第二次土地調查統計,伊川縣土地資源總面積為105944.75公頃。其中,耕地60600.61公頃,占總面積的57.2%;園地898.47公頃,占總面積的0.85%;林地3426.08公頃,占總面積的3.2%;草地2646.04公頃,占總面積的2.5%;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184.11公頃,占總面積的13.4%;交通運輸用地2949.35公頃,占總面積的2.8%;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547.96公頃,占總面積的3.35%;其他土地17692.13公頃,占總面積的16.7%。
【耕地保護】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有關制度,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全縣耕地保護面積穩定在60939公頃(注:土地調查數據),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始終保持在57115.37公頃以上。在全縣范圍內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369個,基本農田保護塊2247個,設置保護標志478個;完善基本農田檔案資料, *** 基本農田保護塊統計表和匯總表300余份,同時 *** 鄉村基本農田保護牌300余個,編制鄉村基本農田保護圖400余張,做到責任人、面積、四至明確;縣與鄉(鎮)、鄉鎮與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與小組、小組與個人分別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落實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明確各級對基本農田保護的責任;以縣 *** 名義下發了《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明確各鄉(鎮)長為耕地保護之一責任人;2010年,伊川縣國土資源局積極申報補充耕地儲備項目兩個批次,總面積347.7233公頃,新增耕地面積312.9678公頃,可用于占補平衡面積312.9678公頃;實施補充耕地項目5個,補充耕地129.8633公頃,為洛欒高速路、濱河新區、產業集聚區等建設項目補充耕地129.8633公頃,做到占補耕地略有盈余。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組織報件15個,面積4226.68畝。其中,城市批次2個,面積927.41畝,全獲河南省人民 *** 批準;鄉鎮批次3個,面積1638.98畝,已獲河南省人民 *** 批準2個批次,面積1518.48畝;調整鄉鎮建設用地區位1個,面積66.34畝,已獲洛陽市人民 *** 批準農轉用;衛片執法組織報件2個,面積782.4畝,已獲洛陽市人民 *** 批準農轉用;全省清查違法違規專項行動中,組織上報8個補辦批次,面積3398.39畝(包括征收4個批次,面積1858.74畝,已報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審批;鄉鎮4個批次,面積1539.65畝,已獲洛陽市人民 *** 批準農轉用)。依法、及時保障了洛欒高速路、濱河新區、產業集聚區等多項重點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
【規劃管理】2010年,嚴格執行伊川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和伊川縣土地利用年度計劃(2010年),依法預審了河南龍泉金亨電力有限公司2×600兆瓦發電工程鐵路專用線項目、洛陽新奧華油燃氣有限公司洛陽市管道天然氣利用工程高壓輸配管網一期建設項目、西氣東輸二線入市管道大莊門站項目、河南省煤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西氣東輸二線洛陽一偃師支線》大莊輸氣站建設項目等建設項目。2010年,引導龍鼎集團、伊川電力集團、商仝公司等13個招商引資項目入駐產業聚集區或工業園區。
【國土資源規劃修編】2010年,在伊川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順利通過河南省人民 *** 審批的基礎上,伊川縣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修編工作認真落實縣級規劃下達的各項控制指標,優化土地利用布局,在保證“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按照“有限指標保重點,一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優先保障城鎮基礎設施、能源、交通、水利等重點項目用地,統籌城鄉發展,合理安排新農村建設用地。2010年3月,伊川縣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修編工作通過洛陽市人民 *** 批準。伊川縣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修編文本(初稿)已上報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審批。
【地籍管理】2010年,完成日常土地登記發證370宗,其中,集體土地登記260宗,國有土地登記170宗(包括城鎮宗地變更登記110宗,抵押登記60宗)。2010年5~6月,積極開展城鎮地籍更新調查數據建庫工作,完成城鎮宗地檔案拍照7570宗,并建立宗地檔案電子文檔;完成外業補測2.7平方公里,初步建成伊川縣城鎮地籍電子數據庫。2010年11月,伊川縣城鎮地籍更新調查數據建庫工作順利通過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和洛陽市國土資源局聯合驗收。
【土地二次調查】在2009年的基礎上,2010年8月26日,伊川縣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第二次土地調查辦公室復核驗收。
【國有土地資產管理】嚴格控制建設用地供應總量,努力實現土地資產價值,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加強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堅持土地集中統一管理;嚴格執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除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公共設施等用地符合劃撥條件的,其他建設使用土地一律采取招投標方式公開出讓;加強國有土地使用權 *** 管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要依法公開交易,杜絕隱形交易,國有土地使用權 *** 要在有形土地市場公開進行,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加強地價管理,確保土地出讓金應收盡收,杜絕國有資源流失。2010年,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則,依法依規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9宗,面積1314.48畝,出讓土地價款13932.96萬元;依法依規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供應2宗,面積1070.22畝。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2010年2月,伊川縣人民 *** 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活動,下發了《伊川縣人民 *** 關于創建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活動實施意見》(伊政[2010]35號),明確創建活動的工作目標、 *** 步驟、工作要求等內容;認真貫徹洛陽市人民 *** 《關于加快標準化廠房建設的意見》,強化措施,穩步推進,伊川縣標準化廠房累計建設171400平方米,完成投資16397萬元;在規劃修編中,利用新一輪土地規劃修編之機,合理配置產業聚集區用地規模,將9000畝建設用地指標向產業聚集區傾斜,使之成為河南省唯一一家發展區、控制區全部安排為建設用地的產業聚集區;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置換土地1265畝。
【土地收購儲備】2009年,上報小莊鋁板材項目用地,面積159畝,2010年3月,洛陽市國土資源局轉發了河南人民 *** 批復。
【土地開發整理】2010年12月21~23日,國家投資1429萬元、規劃總面積681.40公頃的伊川縣酒后鄉土地整理項目順利通過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終驗。同時,投資421.46萬元、規劃面積106.41公頃的白沙鄉土地整理項目和投資442.58萬元、規劃總面積171.9公頃的呂店鄉土地整理項目順利通過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的初驗;2010年6月18日,投資960萬元的呂店彭婆土地整理項目開工建設,截至12月31日,工程量完成了40%。
【執法監察】2010年,伊川縣國土資源局巡查發現和接到舉報的各種土地違法案件有89起,立案查處81起, *** 8宗,逮捕4人,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7人;立案查處礦產資源違法案件19宗,罰款86萬元;國土資源違法違規案件發現率、查處率、移交移送率達100%,按期辦結率達92%,全年無重大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案件發生。
【衛片執法檢查】2010年,全國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涉及伊川縣54個圖斑,遙感面積1099.9畝。通過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有關科室與各國土資源所的實地勘測、定界測量,54個圖斑實際涉及占地88宗。其中,合法用地61宗,占地面積765.1畝;偽變化26宗,占地面積322.97畝;違法占地1宗,占地面積5.4畝,違法占用耕地面積占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0.7%。
【 *** 穩定】2010年,共接待來信、來訪人員310人次,立案162起,結案144起,辦結率達88%,辦理京、省、市、縣批轉案件87起,辦結80起,辦結率達91%;受理行政復議、應訴案件25起,維持原決定或勝訴25起,勝訴率100%。
【測繪管理】2010年,伊川縣境內實施測繪的伊川縣永佳地勘測繪有限公司、伊川縣伊苑房地產測繪隊、伊川縣規劃局測繪隊三家單位均按要求備案;2月,通過公開 *** 、組織決定的方式,從鄭州測繪工程學院 *** 4名測繪專業人才充實到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測繪隊;3月,在資金較為緊張的情況下,籌資32萬元,為測繪科添置了電腦1臺、手提GPS全球定位儀1部、勘測定界軟件1套,建立起了CORS基站;4月,按照河南省測繪局有關測繪資質復審換證統一要求,將注冊資金由原來的3萬增資到50萬元人民幣;在“8·29”測繪宣傳日中,國土資源局會同城建、規劃等部門的測繪單位在縣城人民大街設立宣傳一條街,扎宣傳彩虹門2個,懸掛橫幅16條,設立咨詢臺2個,散發宣傳彩頁1000份,同時在縣有線廣播電視臺播放宣傳字幕5天,利用移動通信發送測繪公益短信10000條,廣泛宣傳了測繪知識,提高了廣大群眾對測繪管理的認識;9月17日,“數字城關”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順利通過河南省測繪局專家組檢查驗收;11月26日,成功申報了“數字伊川”項目,爭取配套資金70萬元,并和河南省測繪工程院簽訂《伊川縣數字縣域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及應用示范項目協議書》;按照洛陽市國土資源局、伊川縣人民 *** 有關規范用地專項行動的精神,對全縣54宗違法占地進行了勘測定位,并依法出具測量報告,為建設項目的合法用地及早日產生經濟效益作出應有貢獻。
【礦產資源】伊川縣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煤、鋁礬土、磷礦石、花崗石、鐵礦石、石油、礦泉水等37種礦產資源。其中,煤儲量1.8億噸,鋁礬土儲量2億噸,煤炭資源主要分布于半坡、白沙、高山、常川、呂店等鄉鎮境內,總儲量18653萬噸左右,采出3173萬噸,現保有15480萬噸。鋁礬土資源主要分布于伊川、登封、汝州三縣市交界處的白窯至魯溝一帶,地質儲量約750萬噸。磷礦資源主要位于葛寨鄉石梯至酒后鄉翟溝一線,估計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鐵礦石地質儲量約90萬噸。
【采礦權管理】2010年,加強對采礦權(探礦權)的設立、變更、出讓、登記、儲量、年檢的管理。3月和6月,分兩批向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申請設立14個采礦權,8月,全部獲批準;5月,伊川縣有5家非煤礦山企業采礦許可證到期,4家提出延續申請,2家延續完畢,2家正按要求、按程序辦理手續,1家按程序依法予以注銷;認真開展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及時解決了礦業權實地核查中發現的23個問題,并根據洛陽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印發洛陽市采礦權登記數據庫更新與換證工作方案的通知》(洛國土資[2010]263號)的要求,圓滿完成了采礦權登記數據庫更新和采礦許可證的換證工作;根據《河南省人民 *** 關于批轉河南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意見的通知》(豫政[2010]32號)、《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兼并重組煤炭企業辦理采礦權 *** 變更及延續登記手續有關問題的通知》(豫國土資[2010]57號)和洛陽市國土資源局的有關要求,及時對伊川縣兼并重組煤炭企業上報的資料進行了初審,并按《河南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領導小組關于下發之一批兼并重組小煤礦名單的通知》(豫煤重組[2010]3號)要求,及時將之一批21個兼并重組小煤礦 *** 變更資料報至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和《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試行)》(國土資發[2003]197號)等有關采礦權出讓的法律法規規定,經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批準,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掛牌出讓7宗采礦權;全縣有32家煤礦和10家非煤礦山參加儲量動態管理,占應檢90%,合格率95%;全縣有41家礦山企業參加礦業權年檢,占應檢90%,合格率為95%。
【地質災害防治】2010年3月,成功申報了中央財政投資741萬元的伊川縣酒后鄉瑤來村、梁疙瘩村不穩定斜坡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8月26日,中央財政投資220萬元的伊川縣半坡鄉白窯村礦山環境治理項目開工建設。截至12月31日,該項目已完工,正等待洛陽市國土資源局驗收;10月16日,伊川縣寶雨山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通過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專家組初驗。
【冶金管理】2010年,由于受伊川縣“3·31”特別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影響,伊川縣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處于全面整頓的局面,伊川縣冶金行業管理也處于停滯階段。
【“空心村”整治】2010年3月,為貫徹落實國家、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有關“空心村”整治活動的精神,伊川縣國土資源局要求各國土資源所對本轄區內的“空心村”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并對清理出來的“空心村”的位置、面積、存在原因等情況建立臺賬,分類登記造冊,匯總后報縣局規劃科;制訂下發了《伊川縣空心村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治理意義、目標任務、治理標準、治理重點、工作措施、組織驗收等內容,為扎實開展“空心村”整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采取試點村帶動的方式,逐步在全縣推廣開展“空心村”整治活動。4月,伊川縣選定呂店鎮翟溝、周溝、下范、孫窯等6個行政村為試點村,預計整治面積約700余畝。截至12月31日,已完成2個試點村,整治面積300余畝,現在處于等待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檢查驗收的階段。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2010年6月,根據國土資源部、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洛陽市國土資源局有關開展“千村整治”示范工程的精神,伊川縣國土資源局報請縣 *** 制定下發了《伊川縣人民 *** 關于印發伊川縣土地綜合實施方案的通知》(伊政[2010]65號),通知特別確定了縣土地綜合整治的規劃目標是2010年啟動整治1個行政村,整治村莊建設用地300畝;2011年,啟動整治4個行政村,整治村莊建設用地面積2000畝;到2020年,整治集體建設用地1.5萬畝,完成規劃目標。按照整治方案的要求,2010年7月,伊川縣國土資源局確定高山鎮鄭村為試點村。該項目涉及927戶,3572人,總面積5650畝,規劃綜合整治1068畝,拆遷農戶200余戶,規劃新建區占地100畝。截至12月31日,高山鎮鄭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實地測量工作完成70%,其他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新農村建設】2010年2月6日,伊川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成員分赴所包的鳴皋鎮董王坡、馬良寨、韓洼等5個行政村的100戶老、弱、五保等弱勢群體進行春節慰問,為每戶送去面粉1袋,食用油1壺,現金100元;4月,積極響應國家、河南省、洛陽市有關支持村衛生室建設的政策,籌集資金5萬元,分別撥給鳴皋鎮董王坡、馬良寨、韓洼等5個行政村的衛生室現金各1萬元,用于購買醫療儀器;6月,籌集5萬元資金支持呂店一中購置教學器材。
【宣傳教育】2010年4月,針對國土資源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以及國家不斷出臺的新政策,伊川縣國土資源局邀請洛陽市國土資源局耕地保護科、地籍科、法規科、執法監察大隊等科室負責人、業務骨干到伊川縣國土資源局授課,解讀了國土資源管理新政,提高了系統業務科室及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為正確履行職責奠定了基礎。10月,邀請洛陽市委黨校教授做了題為《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執行力》的專題報告,講解了當前形勢下怎樣搞好協調,怎樣搞好部門協作,怎樣提高執行力等內容,報告進一步統一了系統干部職工思想,提高了系統干部職工抓工作落實的能力。11月,為調動全系統干部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制定下發了《建立學習型機關的通知》(伊國土[2010]113號),明確規定對通過自學取得國民教育系列學歷以及取得土地、礦產、法律等相關專業職稱的系統干部職工,按照專科、本科的檔次給予一定標準補助。2010年,縣國土資源局有2人取得國家土地登記 *** 人專業資格,1人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證書,1個取得土地估價師專業資格。
【幫扶活動】2010年12月29日,積極響應伊川縣委、縣 *** “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的號召,向伊川縣民政局捐款15650元。
【大事記】2010年3月31日19時20分,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國民煤業公司發生一起特別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造成44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直接經濟損失2728.4萬元。
(侯曉輝)
甘肅省2022年測繪資質換證時間
按以往的慣例,一般八月份。
申報方式:
(一)各測繪單位需按如下要求提交復審換證申請。
1、原甲級測繪資質單位可提交復審換證(甲級)或復審換證(乙級)申請。
2、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單位可提交復審換證(乙級)申請,原乙級測繪資質單位符合新政策專業類別甲級資質標準的,可直接提交該專業類別甲級資質申請。
3、申請甲、乙雙證的單位,應先申請辦理甲級資質,然后再申請辦理乙級資質。
(二)測繪單位應按要求準備申請材料,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提交屬地市州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進行初審。其中,蘭州市復審換證申報甲級資質的單位,將申請材料提交至省廳國土測繪處進行初審。初審通過后,在全國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上填報。
廣州市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哪家實力最強?
共振城市規劃集團只為每個世紀中更具雄心的合作者打造史無前例、獨一無二的城市規劃設計——全球性的明星城市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名單,運用獨創的最新、尖端的思想理念與規劃設計 *** ?只營造藝術殿堂級的城市空間場所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名單,這一切都注定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名單了共振城市規劃集團在城市規劃的王者的地位
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
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建于1957年,是伴隨萬里黃河之一壩的建設而崛起的一座新興省轄市。東接洛陽,西臨陜西省,南通南陽市,北連山西省,管轄三縣(陜縣、澠池縣、盧氏縣)兩市(靈寶市、義馬市)一區(湖濱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總人口223萬人。三門峽市是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對外開放先進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被譽為“天鵝之城”和黃河明珠。近年來,三門峽市依托資源優勢,積極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煤化工、鋁工業、有色金屬深加工和林果業生產加工五大支柱產業為支撐的區域特色經濟體系,帶動了綜合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
馬進倉 黨組書記、局長
崔宗勤 黨組成員、調研員
陰旭陽 黨組成員、調研員
徐建立 黨組成員、調研員
衛驍 黨組成員、調研員
李光生 黨組成員、調研員
王西鵬 黨組成員、副局長
田寶群 黨組成員、副局長
上官勤學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馬進倉簡歷:河南新密人,1953年4月出生,漢族, *** 黨員,大學學歷。1992年5月~1995年6月,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辦公室主任、工委委員;1995年6月~2002年1月,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工委委員;2002年1月~2004年5月,洛陽市地礦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4年5月~2007年3月,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7年3月至今,任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于2001年在原三門峽市土地管理局、礦產資源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是主管三門峽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工作部門。轄澠池縣、義馬市、湖濱區、陜縣、靈寶市、盧氏縣6個國土資源局和開發區建設土地局。內設辦公室、財務科、 *** 辦、執法監察科、地籍測繪科、規劃科技科、耕保審批科、土地利用科、礦產資源開發科、儲量勘查科、地質環境科、紀檢監察室等12個科室和市土地開發儲備整理中心、市礦業開發中心、市地產交易中心及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等4個二級機構。截至2010年底,共有職工114人,大專以上學歷達97%。
【土地資源】據2010年度變更調查顯示,全市耕地17.70萬公頃,園地5.33萬公頃,林地53.74萬公頃,草地11.22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37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31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07萬公頃,其他土地2.61萬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全市經儲備并備案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項目7個,新增耕地941.5公頃,同非農建設占用耕地298.2731公頃相抵后,凈增耕地643.23公頃,連續1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有余。全面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檔案,共建立縣(市、區)級檔案7套,建立鄉級成果檔案66套,村級檔案1348套。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宣傳力度,2010年,三門峽市共投入經費68萬元,設立大型宣傳標志牌23塊,設立基本農田保護標志53塊,與村民小組簽訂責任書10514份,與農戶簽訂責任書304450份。
【土地利用】2010年市本級處置土地56宗,總面積162.682公頃,總成交價款68579.5986萬元。其中,“招拍掛”出讓17宗,面積55.978公頃,成交價款59029.4794萬元,實現純收益50346.1萬元;協議出讓11宗,面積28.976公頃,出讓價款6886.5392萬元;規劃變更19宗,面積33.923公頃,補交出讓金2663.58萬元;劃撥土地9宗,總面積43.8043公頃。
組織開展了房地產開發市場專項檢查等工作,全市共清查閑置土地4宗,面積6.9707公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國有經營性用地“招拍掛”的六項制度,全市共供應房地產用地197宗,面積703.60公頃,其中出讓154宗,面積550.56公頃,收取出讓金21.8億元,其中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120宗,面積458.92公頃,收取出讓金20.5億元。市本級共供應土地41宗,面積110.23公頃,其中出讓32宗,面積66.69公頃,出讓總成交價款達7.4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45億元相比增長了37%。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全市共報批項目建設用地51個批次,總面積903.093公頃,其中農用地769.3093公頃(耕地555.7169公頃),有效保障了244個省、市聯審、聯批等重點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
【土地勘測定界及評估】2010年,三門峽市金土地勘測服務中心累計完成勘界工作371宗,勘測面積1968.48萬平方米,形成勘界報告350余套2000余份,繪制宗地圖100多宗200余份;并積極配合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完成個人住宅樓發證工作92棟。
【地籍及測繪管理】2010年,三門峽市本級共受理國有土地登記108宗,其中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初始登記104宗,變更登記4宗;審批個人住房用地分割登記2869戶;接待土地登記公開查詢100余宗,整理歸檔地籍檔案100余卷,更新圖斑200余個。開展了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工作,全市29家測繪單位,22家測繪單位通過了復審換證工作,5家測繪單位是新證不需要換,注銷2家丁級資質單位。新申請的2家測繪資質單位,1家丙級通過審查證書,另一家丁級資質正在審查受理當中。組織開展了“8.29”測繪法制宣傳活動,在全市范圍內設立咨詢臺15個,擺設宣傳版面54塊,懸掛宣傳橫幅106條,發放宣傳單1萬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000余人。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地圖市場檢查工作,對本市火車站、汽車站、各大賓館、書店進行了檢查,沒收“三無”地圖冊30余本。按規定辦理測繪任務備案和測繪成果匯交工作,完成了三門峽市規劃局沿黃河景觀帶1:1000郵碼航測成圖項目測繪任務備案工作和三門峽市28家測繪單位價值3萬元以上測繪任務成果目錄匯交工作。組織測繪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優質工程獎評選工作,2010年本市有4家測繪單位申報的4項工程項目,獲得了優質工程獎。參加了國家測繪局“蒼穹數碼杯”測繪行業學法用法征文活動,并獲得三等獎。
【第二次土地調查】截至2010年底,全市第二次土地調查各項工作基本完成。先后按時按要求完成了縣級農村土地利用現狀外業調查與數據建庫、城鎮地籍調查外業調查、與相鄰11個縣(市)涉及的160余幅1萬余個圖斑的接邊、2009年統一時點變更調查、全市基本農田上圖、國家對該市統一時點更新調查與基本農田成果提出問題的整改與完善等階段性工作。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2010年初,全市6個縣(市、區)的66個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順利通過省、市有關專家審查,并于5月26日前全部通過市 *** 審批。
【礦產資源】本市礦藏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地318個,其中大型礦床46處,中型礦床96處。發現礦藏66種,已探明儲量的有50種,保有儲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約有31種,已開采利用的27種。黃(黃金)、白(鋁土礦)、黑(煤炭)是轄區的三大優勢礦產。黃金礦產儲量、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有16種礦產居全省之冠(金、錳、鉛、鋅、錫、銻、鉭、鈮、鋰、鈹、銣、硫鐵礦、鑄型用砂巖、砷、云母、玻璃用砂巖),有9種礦產居第二位(銅、鉬、銀、鎢、磷、壓電水晶、熔煉水晶、石膏、石墨),6種礦產居第三位(鋁土礦、鐵、鎵、白云巖、伴生硫、水泥配料及粘土)。截至2010年底,全市在有效期內共有礦產資源勘查登記項目148個(包括部辦6個項目),其中,金礦項目33個,鋁土礦項目19個,鐵礦項目29個,鉛鋅礦項目33個,重晶石項目1個,煤礦項目3個,銀礦項目4個,銅礦項目6個,銻礦項目3個,錳礦項目5個,鉬礦項目5個,釩礦項目1個,硫鐵項目1個,白云巖項目2個,石煤項目1個,鋰礦項目1個,紅柱石項目1個。
【礦產資源管理】2010年,組織編制了《三門峽市非煤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合實施方案》,并于年底完成了整合任務,整合重點礦區個數為11個,參加整合的礦業權77個,其中采礦權57個、探礦權20個。整合后礦業權減少為47個,其中采礦權37個、探礦權10個;減少采礦權20個,減少35%;減少探礦權10個,減少50%。圓滿完成了149個礦山的儲量動態檢測年度報告、287個礦山企業“三率”指標考核和開采回采率系數核定工作。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成效顯著,全市共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9473.8萬元,其中市本級征收1650萬元。申報中央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及示范基地建設資金5800萬元。完成了463宗礦業權核查工作,按照部、省要求完成了268宗采礦權換證工作。本年度完成市級采礦權延續15個;新立6個;變更5個。開展了打擊非法違法礦業活動專項行動,無證勘查開采、亂采濫挖、浪費資源等現象進一步遏制。
【地質環境管理】全市新發現的32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監測 *** ,明確了監測責任人,發放了35000余份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爭取中央及省級財政地質環境類項目資金1.3億元。篩選、上報了靈寶市豫靈鎮安頭村黃土滑坡等3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并納入2011年省級財政資金治理項目名單。靈寶小秦嶺地質公園獲得了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資格,澠池韶山地質公園獲得省級地質公園建設資格。由于措施到位,繼盧氏縣、靈寶市后,湖濱區和義馬市分別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榮譽稱號。
【執法監察】2010年度全市共開展巡查1550余次,出動警力4000余人(次)。市執法監察支隊共開展巡查55次,出動警力137人(次),其中一級巡查區域30次,二級巡查區域25次,到基層鄉所巡查20余次。全市發生國土資源違法案件511起,其中,違法占地170起,制止170起,總面積715580.83平方米;違法開采341起,取締341起,立案83起。全年共受理國土資源違法案件(巡查發現、“12336”舉報、上級批轉、 *** 批轉等)共計74件,其中,“12336”舉報案件共計32宗(土地類案件24宗,礦山類案件9宗),處理到位32宗。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自辦案件17起,結案17起,結案率達到100%。到現場勘查40余次,追繳罰款147萬元,封填非法井口16個,現場勘測定界3次。督促縣(市、區)辦案件57起,結案54起,結案率達到94.7%。
【 *** 工作】2010年,全市國土資源 *** 工作緊緊圍繞“破難題、保發展、保紅線、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思路和要求,主要從“圍繞一個中心、確保兩個到位、抓好三項落實、著力四個重點”四個方面做好此項工作。通過全市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兩低、兩高、兩無”工作方面成效顯著,實現了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本市國土資源類 *** 事項零京訪、全年零 *** ,完成了市委、市 *** 和省廳下達的年度 *** 穩定工作責任目標,三門峽國土資源局被市委、市 *** 和省廳分別授予“2010年度 *** 穩定工作先進單位”;被市委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和市三項重點工作領導小組聯合評選為“全市社會矛盾化解工作先進單位、全市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百日競賽活動先進單位”。2010年,該局共接待群眾來訪198批394人次,其中集體訪19批131人次。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全國、全省和全市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治理會議后,根據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統一安排部署,從2010年10月份開始在全市國土資源系統開展以整治土地和礦業權交易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整治干部隊伍廉潔從政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化國土資源管理制度體制改革專項行動。
一是堅持把廉政風險點排查作為認真落實“兩整治一改革”工作任務,深入推進國土資源領域腐敗治理活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主動作為,扎實工作,將此項工作列入局黨組議事日程,局黨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此項工作,并結合實際研究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馬進倉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并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抽調專人,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加強了對“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下設了土地市場治理、礦業權市場治理等五個專業工作組,明確了職責分工,細化分解了工作任務,建立工作責任制,強化督促檢查,確保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二是把學習貫穿于整個專項活動的全過程,統一印發了學習筆記本、心得體會本,建立了學習制度,制定了學習計劃,堅持每周二、五為集中學習時間,據統計全系統干部職工人均記學習筆記12000余字,撰寫學習心得4篇。為加大宣傳力度,局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印專題簡報13期。同時,在局門戶網站建立了專項活動網頁,開設學習交流、工作動態等專欄,為全系統上下深入學習交流建立了平臺。切實提高了系統干部職工對“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的認識,增強了做好“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干部職工掀起了學廉、倡廉的良好氛圍。三是圍繞“三個層面”全面推進。從個人、部門、組織三個層面,結合從事的崗位、業務和關鍵工作環節,深入查、用心查、細致查、真正把崗位風險查清、查明、查實。黨組成員帶頭自查,組織全局干部職工結合崗位職責,以科室為單位,從中層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員、從正式干部到聘用人員,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隱患,并針對排查出的風險點,實事求是進行風險評估。四是抓好“三個結合”深入排查。為確保廉政風險點排查無死角、無遺漏,本著“自己找、領導提、群眾幫、集中評、組織審”的原則,采取自查與互找相結合、領導點與群眾提相結合、風險查找與完善防范措施相結合的 *** ,突出以征地供地、農地轉用、規劃、評估、執法監察、土地和礦山權審批、登記發證、資源項目開發、財務、人事等業務方面為重點,全面深入查找思想道德、行為過程、崗位職責、制度機制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嚴格審核把關,并逐一填表登記,建立了臺賬,做到了不漏崗、不缺項。五是嚴格“三個等級”分級管理。按照黨紀條規、行政法規、廉潔自律有關規定、腐敗行為發生概率以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緊急程度等,評估確定風險點的定級,并根據腐敗風險的變化,及時調整風險等級。全市國土資源系統123個單位,1037名干部職工,從市局機關科室到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從縣(市、區)局機關股室到鄉所,從市局領導到鄉(站)所一般同志,全員參與,人人查找,針對現行制度、關鍵崗位、核心業務、重點部位和環節,圍繞征、管、查、減、免、罰、人、財、物“九大節點”,深入扎實開展全面四輪排查,單位共查找風險點599個,其中A級183個;B級119個;C級297個。個人共查找風險點3327個,其中A級1017個;B級717個;C級1593個。清理規范性文件203份。復查復審卷宗1192個。基本完成了廉政風險點排查和自查自糾階段工作任務。六是注重實效,邊查邊改。為把廉政風險點查深、查透、查準,變“風險點”為“安全點”,增強廉政風險防控的主動性,圍繞排查確定的各類風險點和風險等級,從個人自我防控、科室內部防控、單位綜合防控3個層面,有計劃地研究制定在教育、制度、監督等方面的具體防控措施,堅持邊查邊改,局班子成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收繳禮金和有價證券管理辦法》,完善了《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財務管理暫行辦法》,領導干部廉政承諾制度;立足“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后期處置”三個環節的廉政風險防線,建立運用廉政“三卡”預警機制。針對可能出現的腐敗問題或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運用提醒、告誡、糾錯等制度,通過警示提醒卡、警示告誡卡、警示糾錯卡的方式,及時提醒一部分人不犯錯誤,有效控制一部分人少犯錯誤或不犯大的錯誤,著力督導犯了錯誤的人切實改正錯誤,更大限度地教育、挽救犯有一般性錯誤的干部。
【榮譽稱號】2010年,三門峽市國土資源局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五五”普法工作先進單位,產業集聚區分局局長仲興民被評為國土資源管理系統“五五”普法工作先進個人,被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全省國土資源 *** 穩定工作先進單位,衛驍、荊海波獲得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同時,也被省國土資源廳評為(地質找礦)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測繪系統先進集體,喬娟芳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余釗慧)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