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城市規劃師試題有那些?
1、《行政許可法》規定:“行政許可城鄉規劃編制題庫,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城鄉規劃編制題庫他組織的申請城鄉規劃編制題庫,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睋伺袛嘈姓申P系的主體正確的是()。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A行政機關和公民
B公民、法人和行政機關
C行政機關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D行政機關和其他組織
2、行政法是國家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部門法,對它的任務表達最恰當的是()。
A規范國家對社會事務的行政管理規則,保障和監督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的有效行使,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B用來規范國家對社會事務的行政管理規則
C用來保障和監督國家行政機關職權的有效行使
D用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3、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
A合法性原則
B行政法治原則
C合理性原則
D應急性原則
4、“有效成立的行政行為具有不可變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隨意變更、撤銷”說的是行政行為的()效力。
A拘束力
B確定力
C執行力
D公定力
5、行政法是關于行政權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對行政權力進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A控制
B協調
C監督
D規范
6、根據《城市規劃法》規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 *** 組織編制,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后附審議意見及修改情況一并報送()審批。
A城鄉建設部
B國務院發展與改革部
C國務院
D國家建設主管部
7、以下有關城鄉規劃基本原則說法錯誤的是()。
A城鄉規劃要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的原則
B城鄉各項建設活動必須依照城鄉規劃進行,否則,就會帶來城鄉建設的盲目、無序、混亂,后患無窮
C要遵循環保節能、保護耕地的原則就絕不能以任何借口侵蝕耕地,確保城鄉規劃編制題庫我國18億畝的耕田數量不能減少、質量不能下降
D要加強對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就不可以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現代化建設
8、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報批,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核發工作等由()負責。
A鄉、鎮人民 ***
B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C省、市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9、城市、縣、鎮人民 *** 修改近期建設規劃的,應當將修改后的近期建設規劃報()備案。
A城市、縣人民 ***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B總體規劃審批機關
C省、自治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D國務院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10、負責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并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的部門是()。
A鎮以上地方人民 ***
B縣以上地方人民 ***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C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D縣以上地方人民 *** 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免費的考試搜題刷題網站,還支APP和小程序。里面大部分的題都有解析,而且還支持上傳自己的題庫,歷年真題、模擬題包括解析,方便檢驗學習效果,網站涵蓋城鄉規劃編制題庫了數百萬的公務員、教師、建筑工程、注冊會計師、考研、經濟金融、特種作業、安全操作等各種題庫以及一些常見的真題模擬題庫讓大家免費刷題學習!
各大商店搜考試寶即可下載,查看完整試題!
城市規劃習題?
1.人在城市道路上通行所占有的一定的通行斷面,稱為行人凈空。其凈寬和凈高分別為( )
A.0.75~1.0 m和2.2m B. 0.6~0.9 m和2.0m
C. 0.9~1.0 m和2.3m D. 0.6~0.8 m 和2.1m
2.自行車在城市道路上通行所占有的一定的通行斷面,稱為自行車凈空,其凈高和凈寬分別為( )
A.2.0 m和1.0m B. 2.0 m和1.2m C. 2.2 m和1.0m D. 2.2 m和1.2m
3.車在城市道路上通行所占有的一定的通行斷面,稱為凈空,小汽車凈高和凈寬要求分別為( )
A.1.6 m和2.0m B. 1.8 m和2.2m C. 2.0 m和2.3m D. 1.6 m和2.2m
4.機動車凈高要求:小汽車的凈高為( );公共汽車為( );大客車(載重)為( )
A.1.6 m ;2.5 和3.5m B. 1.6 m ;3.0 和4.0m
C.2.0 m ;2.5 和3.5m D. 2.0 m ;3.0 和4.0m
5.為保證交通的暢通,避免發生交通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構筑物為車輛和行人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間,稱為限界。凈空加上安全距離即構成限界。行人和自行車通過道路橋洞的高度限界為( ),有時考慮在非機動車橋洞內兩旁通行公共汽車,其高度界限為( )
A.2.5 m;3.5m B. 2.2 m;3.0m C. 2.4 m;3.0m D. 3.0 m;3.5m
6. 汽車通過道路橋洞時的高度限界為( ),超高汽車禁止在橋洞下通行。
A.4.0m B. 3.8m C. 4.2m D. 4.5m
7.鐵路通過橋洞的寬度限界為( )
A.4.88m B. 4.56m C. 5.0m D. 5.2m
8.橋下通航凈空限界主要決定于航道等級,一能航道橋洞凈高為( ),六級航道橋洞凈高為( )。
A.4.0m;3~4 B. 10.5m;3.5~4.5 C. 4.2m D. 4.5m
9.橋洞通航凈空限界主要取決于( ),并依次決定橋面的高度。
A.航道等級 B.通航船只的噸位
C.天然及渠化河流的凈跨和人工運河的凈跨 D.橋墩地基的耐力
10.當相交通道路總數超過( )時,就應當考慮將道路適當合并后再接入交叉口。
A.6條 B.7條 C.8條 D.9條
11.車輛在繞環行交通島行駛時,車輛沿最短距離方向行駛交織時的角度稱為交織角。一般交織角在( )之間為宜。
A.20o~30o B.10o~20o C.30o~40o D.15o~25o
12.機動車輛行駛時,駕駛人員為保證交通安全必須保持的最短視線距離稱為( )
A.行車視距 B.停車視距 C.會車視距 D.錯車視距
13.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以( )較為重要。
A.停車視距和會車視距 B.行車視距和停車視距
C.行車視距和會車視距 D.行車視距和錯車視距
14.兩輛機動車在一條車行道上對向行駛,保證安全的最短視線距離稱為( ),皮時駕駛員視點高度離地面( )。
A.會車視距;1.2m B.錯車視距;1.3m
C.停車視距;1.0m D.行車視距;1.5m
城鄉關系與城鄉融合發展 課后測試題 求解
近日
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實施方案
正式發布
在當前“三農”工作重心
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時
這樣的一次試驗無疑是城鄉發展的
又一大“風口”
作為寧錫常接合片區五大“試驗田”之一城鄉規劃編制題庫,宜興為何入選城鄉規劃編制題庫?
面對新的考題,宜興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謀求創新突破?
先行先試 探索城鄉互補
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
近年來
我們對城與鄉的探索從未止步
而此次的融合發展略有不同
融合發展側重的是
城鄉生產要素的雙向自由流動
而非一味地將城市資源向農村傾斜
“城鄉發展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而是共享成果的共生過程?!?宜興市發改委表示,城鄉融合發展下,未來,宜興的城鄉可以有界限,但城與鄉的發展互為補充,要實現的是沒有差距。
背靠長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寧錫常接合片區包括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無錫市宜興市、常州市金壇區、溧陽市,在江蘇省級國土空間規劃中定位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區域生態綠心組成部分,被譽為“最美片區”,在產業、生態、人文等方面有著較強的基礎。
而宜興在5個試驗單元中優勢明顯,不僅在生態人文資源、特色產業基礎等方面起點高,而且一直以來都是推進城鄉改革的先行者。如在全省率先開展土地確權登記、在全國率先探索集體建設用地年租制等,在去年的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宜興位列縣級綜合排名之一等次。
宜興有底氣也有實力去探索
大都市近郊地區城鄉融合發展路徑
既是試驗,強調的便是
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
宜興市發改委城鄉規劃編制題庫:
在整個實施方案的編制過程中,宜興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即當前制約融合發展的問題在哪里。明確問題導向,便找到了突破口,未來,所有需要突破創新的政策支撐也就集中于此。
集聚優勢 解答五大考題
試驗區的探索是道命題作文,圍繞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等五大考題,可大膽創新,探索經驗。
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快速破題
土地與生態
宜興農村更大的潛力所在
這也是吸引先進要素向農村流動的關鍵
以生態為例,宜興的著力點在于生態產品的價值體現,通過試驗區建設,能夠讓好生態產生經濟效益。
據宜興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試驗過程中,宜興會嘗試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生態產品功能調查,建立生態產品清單數據庫,并對生態產品進行價值評價,積極爭取在宜興設立江蘇省生態產品交易中心(試點),探索開展出讓、租賃、買賣等生態資產產權和生態產品交易。未來,到農村投資重大項目的主體將額外購買項目所在區域的生態產品,逐步建立起損害者補償、使用者付費、保護者受益的多元生態治理體系。
而有了土地、生態的開發
科技、人才等資源才會更好地入鄉轉化
“與以往科技成果下鄉不同的是,此次的入鄉轉化更注重‘最后一公里’。”宜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以集聚高端創新要素為關鍵,結合太湖灣科創帶建設,宜興探索提出創新科技人員入鄉激勵機制、完善科技成果入鄉轉化平臺載體等試驗路徑,并研究細化了20項具體工作。如嘗試探索農村集體資產股權激勵、農村宅基地分配等多樣化的涉農科技成果轉化分配模式,允許涉農科技專家、科技特派員以資金、技術、專利等多種生產要素入股。探索建立成果交易及技術服務平臺,為宜興本地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種植大戶提供科技成果 *** 交易撮合服務、有償農業技術服務。
城鄉同框 率先破冰
考題難度不小,惟有改革創新
目前,在某些領域
宜興已率先探索了一批經驗做法
去年底,宜興敲響了“農地入市”之一槌,和橋鎮的一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江蘇省集體建設用地交易平臺掛牌出讓。“該地塊的‘入市’,對無錫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里程碑意義,有利于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更好保障村集體土地財產權益。”宜興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過去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前
必須先被征收為國有建設用地后再出讓
對農民和村集體來說
一般只能拿到一次性征地補償
現在
農民和村集體不但可以得到出讓金
還能享受持續增值
所有權也沒有改變
而作為投資人,合法受讓使用權,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地投資,有助于企業與所在村更好繪就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致富圖”。
目前,宜興正在根據實際操作情況
對實施意見作進一步完善
能夠在收益分配、基準地價
社會保障等方面探索出可復制經驗
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的搭建
宜興著重“深度包裝”
以農業為主線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
宜興可圈可點
近日,宜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入選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眼下,以楊巷鎮為核心區的示范園,正以稻米產業為主線,實施江南米道、1+N產業大數據、現代蔬菜產業園、物流園等項目,延伸產業鏈條。通過示范帶動輻射至周邊地區茶葉、花卉、靈芝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進一步拓展陽羨茶產業園、西渚茶博園示范點農業生產和旅游功能,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的二次提升。
而以工業制造業為主的園區同樣大有可為。如宜興環科園正依托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創新實現“環保+”城鄉融合示范業態場景,將未來概念水廠、資源化綜合利用農業示范項目等一批特色項目放到農村,打造環保產業展示新窗口,提升鄉村稟賦優勢和資源價值。
來源城鄉規劃編制題庫:無錫日報
原標題城鄉規劃編制題庫:《城鄉互動,答好融合振興新考題》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