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城市規劃編制體系由什么層次的規劃組成?

我國現行城市規劃編制體系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其中城鎮體系規劃主要包括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和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詳細規劃又可以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我國城市規劃的階段如何劃分各層次基本內容

我國城市規劃編制的完整過程由兩個階段、六個層次組成,即總體規劃階段和詳細規劃階段;城市總體規劃綱要、城市總體規劃(含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和中心區域規劃)、詳細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由于新的社會制度的實驗和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的影響,中國現代城市規劃在思想、理論、技術、體系等方面均呈現了比較獨特的形態,是近代城市規劃的結束和現代城市規劃的開始。

擴展資料:

作為經濟結構變化的空間反映,物質規劃也發生了相應的轉型,即從增量規劃到存量規劃的改變。存量規劃是在限定總量的前提下解決建成區的各類現實問題,是經濟方式由外延式轉向內涵式、由粗放式轉向集約式的必然要求,其本質是對已利用土地資源進行優化調整和再次利用。這種轉變意味著城市規劃已經進入了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型的階段,從大開大闔向精雕細琢提升。

隨著城市建設不斷推進,存量空間資源將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空間載體,對存量空間資源的利用將成為完善城市結構、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的重要途徑。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城市規劃編制

百度百科-中國現代城市規劃

在我國,編制城市規劃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城市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

(一)統籌兼顧,綜合部署

(二)協調城鎮建設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制定城鎮體系規劃,應做到以下幾點:

1、從區域整體出發,明確城鎮的職能分工,引導各類城鎮的合理布局與協調發展

2、統籌安排和合理布置區域基礎設施,避免重復建設,實現基礎設施的區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3、限制不符合區域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開發活動,保護資源,保護環境。

(三)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城市規劃,特別是大城市的規劃必須按照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環境建設,增強城市的綜合功能,為群眾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2、合理調整用地布局,優化用地結構,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改善城市環境的目標。

3、著力發展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做好這方面的規劃布局和用地安排。

4、適應科技、信息業迅速發展及其對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加強交通、通訊工程建設。

5、加強居住區規劃,做到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生活方便、環境優美。

(四)合理和節約利用土地與水資源

要明確和強化城市規劃對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管 *** 用,確保城市土地得以合理利用,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科學編制規劃,合理確定城市用地規模和布局,優化用地結構,并嚴格執行國家用地標準。

2、充分利用閑置土地,盡量少占基本農田。

3、按照法定程序審批各項建設用地,對城市邊緣地區土地利用要嚴格管制,防止亂占濫用。

4、嚴格查處一切違法用地行為,堅決依法收回違法用地。

5、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進土地合理利用,提高土地收益。

6、重視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必須在城市規劃統一指導下進行,統一規劃,綜合開發。

我國也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水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的矛盾同時存在。城市建設和發展必須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合理和節約利用水資源。

1、把保護水資源放在突出位置,切實做好%百考試題%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規劃,要優先保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工業用水和其他建設用水。

2、依據本地區水資源狀況,合理確定城市發展規模。

3、根據水資源狀況,合理確定和調整產業結構,缺水城市要限制高耗水型工業的發展,對耗水量高的企業逐步實行關停并轉。

4、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并重視污水資源的再生利用。

5、加強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地下水已超采的地區,要嚴格控制開采。

(五)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是城市規劃的一項基本任務,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

1、逐步降低大城市中心區密度,搞好舊城區改造,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的疏散中心區人口。重點解決基礎設施短缺、交通緊張、居住擁擠、環境惡化等問題,嚴格控制新項目的建設。

2、城市布局必須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城市建設項目選址要嚴格按城市規劃進行,市區污染嚴重的項目要關停或遷移。

3、加強城市綠化規劃和建設,加強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生態綠地的建設,市區綠化用地絕對不能侵占。同時加強城市外圍地區生態綠地系統的建設。

4、增強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把解決水體污染放在重要位置。

(六)正確引導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